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中政使马永年 (第2/3页)
朱元璋皱眉:“竟独自行事至此,朕又如何心安?”
朱瀚施礼回禀:“陛下素知臣谨慎,故暗行有备,待得实据,方敢启奏。此乃谋国之举,请父皇明察。”
朱元璋沉吟会意,微微颔首:“朕自信尔等。”
酒宴间,无数金樽频向朱元璋举起,但他心思却在朝堂之上,时不时扫视左右。
客帷之下,几位高官、宦官并未散去,或伺机而动。
朱櫜身旁,太常寺少卿悄声道:“殿下、王爷昨夜所运密令,已入内司衙门,我等可于夜半听其细节。”
朱瀚淡淡一笑:“多谢告知,届时吾等自会联络。”
席罢,朱元璋起身,示意众人退下。
朱标、朱瀚随行入内殿,殿门紧闭,周遭寂静。朱标躬身:“皇叔,今夜便按计划行事否?”
朱瀚应道:“就此回府稍作休整,待夜深再集密探一行,直入内司暗井。今夜天月朦胧,恰为掩护。”
朱标点头:“属下已令府内三十精锐禁军待命,届时与密探一同进入。愿皇叔一切顺利。”
朱瀚看向殿外月色,淡声道:“月有阴晴,人有祸福。今日古慎园伏法,仅算第一步;若欲使宫中重归清明,还需层层剥茧。多谢殿下协助,待我等再取‘密探’与‘神机’点数,方可逐一平衡势力。”
深夜回到府中,朱瀚将玉佩对比着灯火微微闪烁,上面浮现签到界面,提示“可消耗20谋略点,获取‘探路’”。
他微微唤了两声,就有两名贴身侍卫领来绢帛,封存了几枚金印——正是系统赐予的“探路”凭证。
朱瀚取下一枚,在掌心轻轻抚摩,低声念道:“签到·探路。”霎时间,系统提示音低鸣,瀚府后院的地面忽然出现淡灰光楚,我方密探在光痕中一闪而过,似乎被标记了一处通道。
朱瀚唇角轻扬:“好处所在,即在此处。”他招来三名精卫:“随我来。”
几人掀开后院地砖,藏于下方的是一处狭长的暗道,潮湿却通畅。朱瀚抚须:“此道直通内司偏殿,地形偏僻,平日少有人行走,正合我等之需。”
他让侍卫回府中召集精锐三十人,朱标也在暗处等待。
月色如水,几声犬吠从远处传来,暗道口被轻轻移开,一行人有序潜入。
朱瀚领头,玉佩在袖中微微发光,映出路壁青苔斑驳。
行至暗井深处,一方小厅显现,几个内司校尉正值夜班,一人抬头问道:“何人深宵入司?”
朱瀚拱手:“此令是我府玉印,奉陛下之旨,特来审问昨日情况,请即放行。”
内司见玉印与令牌质地非凡,顿时肃然下跪:“王爷令牌。”他吩咐左右校尉退后,默然将厅门关紧。
朱瀚淡声道:“先将往事调书取来,吾等细看。”
校尉战战兢兢取出几份卷宗,蒲匣中皆是对古慎园案的密报,背后隐含其他大臣的往来书信。
朱瀚轻声念道:“此书信多提及‘符契更定’,‘银牌小队’,……抑或……有异?”
他顿住念头,揽步后退,示意身后侍卫收起。朱标在一旁屏息等候。
朱瀚低眉凝视卷宗,心中若有所感:“此处却见薛诏与某尚书有来往祕帖,内容款款,似与案中暗网相连。”
他将卷宗收起,转头道:“殿下,回宫后我当上呈此情,若能令陛下再审此段往来,定能显出更深宫廷暗潮。”
朱标握拳:“好!皇叔果不负所望。”
二人退出暗井,暗道口又重归平静,仿佛从未有人进出。
外头月光如洗,夜风轻抚。
朱瀚收回玉佩,示意侍卫:“回府,待候明日朝议。”
次日申时,乾清宫外钟鼓三响,宫人纷纷低头疾行。
朱标刚离朝,步入东宫偏殿,尚未落座,便有内侍匆匆来报:“太子殿下,王爷密使送来紧急情报,请殿下速阅。”
朱标接过锦囊,展开密信,字迹飞掠如走龙蛇:
“已探得‘庶政院’密档一批,牵连数位内阁书吏,极有可能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