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平面设计平台 (第3/3页)
基础设计。然后由第三方创作者导入无限优质创意,丰富设计的创意空间。至于定制的其他环节和盈利模式,可以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逐步探索。
我们的产品在全网尚无竞品,所有的产品设计和编程思路都要原创,不过仅仅用了一周时间我就跑出了最简陋的demo,这我们最终决定全力以赴做下去。
我们的分工比较简单,他负责运营和销售业务,而我则负责新平台的项目设计和开发。
天气渐凉,秋雨潇潇,我时常会在傍晚的时候站外窗口,看着这破落又热闹的城中村发呆。这个独自开发的过程是比较煎熬的,虽然开始前,我也找到了一些做coder的朋友,不过鉴于平台的开发技术难度,没人愿意跟着我遭罪。看着在电脑前忙碌着旺旺上询盘的弟弟,我有些愧疚,我不应该让他也陷入这种绵长无期、又单调无聊的日子。
我确实低估了项目的开发难度,后来多年的创业,我发现大家认同一个观点:做项目研发,预计的周期应该乘上三才是最接近实际结果的。不过我很清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过的不多,只有坚持才可能有所转机。
下雪前,我们返回到了安阳老家的村子里,以减少开支。随着项目的推进,许多的交互细节和功能逐渐清晰起来,我不得不编写数十万行,甚至上百万行代码。更痛苦的是,我经常会因为一些看似平淡无奇、但又无法撇开的小功能的算法而发愁,即便是翻墙到了国外,也找不到好的参考。
偌大空旷的农村院子里,我披着棉袄和弟弟坐在太阳下研究几何函数的算法,他比我聪明,总是最快推理出答案公式的,不过我们会一起开心的大呼大叫,然后他就继续去做单子去,我则飞快地将算法编码到项目里。
那年雪下的特别大,天特别的冷,我的第一个孩子在阴历正月十六出生了。项目主体已经完工,不过琐碎的工作还有很多,每天除了偶尔帮儿子换洗下尿布,我大部分时间还是马不停蹄的赶项目,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爸爸。
门前的大树抽了青涩的新枝丫,菜园子也布满了稚嫩的绿色,我喜欢狠狠地犟着鼻子,深深一口气,在“任督二脉”尚开时盯着visual studio界面疯狂code。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