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华语电影一番女主一姐,刘师师!  影帝:开局演义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章 华语电影一番女主一姐,刘师师! (第2/3页)

不好看的问题了。

    而是就差那么一两千万,大家难道不想凑一个整让视频破亿吗?

    在东狮文化的运作下,这个视频全网点击量于昨夜正式破了亿!

    !

    延相昊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筹码回国。

    几天后。

    好消息传来。

    延相昊在电话那边非常兴奋,声音也随之高昂,“成了,男主角还是孔刘,但女主角是你媳妇儿刘师师,男二号则是你,东子你打算什么时候过来?”

    “我在剧组已经筹划的差不多,随时准备开机。”

    这便是地上小的好处。

    组建剧组根本不需要十天半个月那么长的漫长等待。

    一个电话,两天之内剧组成员便可到齐。

    马禹东也很开心,倒不是因为这个,“我在这边办点事,晚点过去。”

    “ok,你来了提前告诉我一声。”

    挂断电话。

    马禹东对面而坐的朱总笑问:“又有新戏找你了?”

    “嗯,这个资料怎么填?”马禹东指着一个申请表问。

    这是河南电影协会入职申请表。

    由于金马奖提名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马禹东达到了对方所要求的最低限度,所以他要过来这边,来申报一些材料。

    即使是已板上钉钉。

    但有些表面上的程序还是要做的到位。

    今天便来朱总这里填写资料。

    朱总今天也不是很见外,“随便填,大家都是自己人。”

    这还是他头一次开口这么形容两人的关系。

    马禹东东心知肚明。

    以前他们是两个阶层的,现在填完这份表,他们就是一个阶层的人了,那共同语言就会更多。

    马禹东把表格填完,“朱大哥,那这个协会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沟通、联络、协调、调研和服务。”

    “把握行业发展现状,凝聚行业总体实力,了解行业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和措施。”

    “总结电影生产经验,研究电影产业规律,提高华夏电影质量,扩大华夏电影市场占有率,推动电影事业发展和产业化进程;”

    “加强产业交流,开展国际合作,向海外推广华夏影片。”

    马禹东不是体制内的人,此时听的一脸茫然。

    朱总拍了下脑袋,“换句话说,多拍好电影,主旋律电影,发扬你们坏猴子计划的核心,多培养一些新星导演。”

    “最好…在咱们当地拍摄,宣传一下当地文化。”

    马禹东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讲。

    就差记笔记了。

    “当然,你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办好咱们第一届河南电影节。”

    “这是我们几个老家伙一起协商地电影节名字,奖杯以及奖项名字。”

    马禹东拿来一看,还真的很具有当地特色啊。

    少林武术啊。

    古荥龙舞啊。

    马禹东不知道这是谁起的这些缺德名字,但想必朱总的老哥们、老朋友一定不是普通人。

    他不想容易得罪,只好委婉的说:“我觉得这些都很好,非常具有咱们当地的特色。但我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什么。”

    “哦,少了什么?”朱总非常好奇。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

    “豫州位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咱们以前可是有着中州之称,上述几个特色虽然也能体现咱们的文化,但毕竟有些小气了。”

    听到这个解释。

    朱总不急不恼,反而为之鼓掌,“没错,你说的太对了!”

    “这与中州相比,咱们确实有些格局小的,我觉得你这个提议好,咱们就叫中州杯!”

    马禹东吓得差点儿摔在地上。

    可不敢取这个名字。

    不说别人怎么想,光是首都那边就绝对不会同意。

    你叫中州杯,那我们叫啥?

    朱总也只是嘴快了,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现在想来也确实不合适。

    给马禹东倒了杯茶,“你提醒的好,要不然我可就要在那群老家伙们中吃瘪了。”

    “东子你再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我就觉得你们小年轻脑子里想的和我们不一样。”

    马禹东接过,放在鼻前闻闻。

    他和江文拍戏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装模作样品茶,“哪能啊,朱大哥你们那是时间的沉淀,没有你们前辈在,我这个后生成不了大事。”

    河南位于华夏中东部,万里母亲河黄河中下游。

    千里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东麓,山水河岳壮美、绵长相连,是华夏文明主要发源地之一。

    “而咱们又是母亲河黄河的儿女,一览平原,不如咱们找一些当地的农作物如何?”

    朱总并不是何不食肉糜的贵家公子,他也是从底层爬起来的,一眼便想到了小时候家乡种植的水稻!

    马禹东跟着拍手,“朱大哥果然厉害,这个比喻太棒了!”

    “秋天的田野一片金色,阳光一照,刺眼极了,像洒了满地的金子。”

    “也寓意着人才都是金子。”

    “而丰收时期的稻穗是颗颗饱满,也寓意着电影节的作品迎来了丰收之意!”

    “金穗奖这个提议太棒了!”

    而且人家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金鹿奖,都是一群畜生!

    而他们是象征人类希望的麦穗,品格一下就高大上太多。

    朱总不说话,只是细细琢磨这些话语。

    这是他的话语吗?

    他深深的看了正在喝茶马禹东一眼。

    朱总明白了,“确实,我回头便将我这个提议和大家说一声。”

    马禹东放下杯子,“那我双手赞成朱大哥的提议。”

    朱总也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或者说他不是一个笨蛋。

    笨蛋也坐不到这个位置。

    他吃肉了,也会让其他人跟着喝汤,“那你觉得咱们这个电影节什么时候举办最好呢?”

    见马禹东不说话,朱总笑了,“你放心,这个还没有人提起过,我想请你这个年轻人来给起一个头。”

    马禹东这才接过话头,“承蒙朱大哥厚爱,那就…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吧!”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在新郑市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聚集中原大地,共同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

    同根同祖源远流长,和平和睦和谐万方,大力弘扬根亲文化和黄帝文化。

    这个回答堪称完美。

    朱总也无法挑剔出任何毛病来。

    “这些我都记住,你先忙你的去吧,等结果和你的申请下来后,我会给你打电话通知你的。”

    马禹东也适时告退。

    房间里只剩下朱总一个人时,他拿着纸上那个金穗。

    忽然笑了出来。

    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聪明却不张扬。

    懂得将功劳送给上司,这样的人,这样的手下,哪个上司会不喜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