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合作方的重要性 (第2/3页)
今年打算制作的四部小成本电影,也缩减到了两部,省下来的资金都用来投资给藤原圭。
然而也只有一亿两千万,剩下的钱还需要藤原圭自己去找。
白井英二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藤原圭,藤原圭在电话里感谢了白井英二,然后又约了个时间,打算细聊这部电影的企划。
挂断电话以后,藤原圭随便扯了张白纸当账本,计算电影的拍摄成本。
他前世做过制片人,了解如何计算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他跟白井英二说的两亿制作经费,不算撒谎,但也的确是保守估计,还要或多或少考虑到损耗方面的问题。所以藤原圭粗略计算后,成本预算定为三亿円比较保险。
….
松日映画愿意出资1亿2000万,那么藤原圭好需要搞到另外1亿8000万。
要自己出吗?藤原圭心道。
藤原圭的账户长期留有现金6000万左右,其它的钱大部分都交给了信托打理,藤原圭也根据自己印象中的世界发展大势,进行了一些股票投资,说实话,收益不少,甚至有的投资在一年内就看到了不菲收益。但是纵使有预言家优势,在买卖股票或者做空做多时,藤原圭也保持着谨慎,只会拿一部分钱出来参加这种「投机活动」。
藤原圭在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选择都是正确的,就连信托公司的职业经理人都不吝褒奖之词,觉得藤原圭眼光毒辣,如果当时从事的是证券业,保不
齐能挣大钱。
所以藤原圭的谨慎,看上去似乎有些多余,耽误了赚钱。
藤原圭也知道一美元玩轮盘赌,连赢二十把能赢下整个拉斯维加斯的道理。藤原圭依靠自己对未来的预知,说不准也能完成这样的骚操作。
但是藤原圭依然选择见好就收,尽量不让收益率飚得太高,引起大资本的注意,毕竟他的主业是文化产业,在金融方面只是个有先知优势但知识粗陋贫乏的外行。正因为这种保守作风,所以这两年,也只在市场上赚了区区十几个亿而已,也就相当于现有资产翻了一倍。
所以说别说剩下的1亿6000万,就是整部电影的全部预算,藤原圭也能一力承担下来。
但是还是选择与松日映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