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四章:绞肉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百八十四章:绞肉 (第3/3页)

枪还击。

    奔驰往来之间,双方的骑阵之中也不断有人中伤落马。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激烈的接触阶段。

    低沉的海螺声萦绕在泗水西岸的原野之上。

    中央地带,承担着一波进攻的是清军镶白旗甲骑,他们的总人数超过八千。

    最前列是两个甲喇,近三千名战兵组成的大规模骑阵。

    清军八旗,以若干牛录为单位组成以旗。

    标准规模以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

    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

    每甲喇的规模一般在一千五百人,具体是按照旗的实力来决定。

    两白旗虽然原先不强,但是在多尔衮多年以来的建设之下,在各旗之中的实力也属上乘。

    这些久经沙场的镶白旗骑兵们,紧握着缰绳,或是手持着虎枪、或是肩扛着顺刀,在沉默之中紧密的向前。

    他们彼此之间紧靠在一起,精湛的马术使得他们几乎在前行的时候都保持着一条直线。

    如同一堵即将发起冲锋的钢铁城墙,散发出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带领着镶白旗甲兵率先进军的,正是时任镶白旗旗主的豫亲王——多铎。

    这位在历史上灭顺征明,屠戮扬州,几乎烧尽江南的八旗大将,其实早在此时便已经显露出狠厉的本性。

    多铎身穿着一领亮银鎏金珠云蟒纹胄,头戴一顶耀眼的银白色铁盔。

    高耸赤狐尾缨迎风猎猎,在一片白盔中犹如跳动的火焰,彰显其尊贵的旗主身份。

    头盔的前后带有巨大的金漆云龙纹护项和护颈,两侧的护耳亦向下延伸,防护极为严密,只露出了多铎半张年轻却布满戾气的面庞。

    在一众护军的簇拥之下,多铎领兵居于骑兵大阵的中央,沉着的扫视着整个战局。

    多铎牵引着战马缓缓向前,伴随着其不断的发号施令,整个镶白旗的骑兵大阵也开始了不断的变幻。

    三千余名镶白旗的甲骑,分列为三排长线,缓缓的向前。

    他们所采用的战术,正是在靖南军骑兵常用的战术——墙式冲锋。

    清军一直在不断的学习着。

    他们最初所用的墙式冲锋很是潦草,有着很多的缺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战事的演变,随着经验的增多,他们逐渐的熟练了起来,逐渐的融会贯通。

    到了这个时刻,他们的战法已经越发的精湛。

    高超的骑术使得他们可以快速的将战法的精髓领会。

    极高的组织度和严苛的军纪,使得他们哪怕在对于新式战法并没有兴趣,但是还是依照着旗主的命令而去执行。

    沉重的马蹄声如同闷雷般滚过原野,三千多屁战马的马蹄带起了无数冰冷的泥水。

    三千余名镶白旗甲骑组成的铁壁在急促的战鼓声中沉稳的推进。

    在相距六百余步的距离,他们便已经开始驱动战马向前小跑。

    高亢的天鹅音在靖南军右翼的骑阵之中响起。

    陈功头戴三旗月明盔,身着鱼鳞半身甲,手执马槊,立于万骑之前,身形挺拔如山。

    他面无表情的凝视着前方视野之中,正在不断迫近清军甲骑。

    他的眼眸之中没有丝毫的惊慌,也没有丝毫的恐惧。

    六百步、五百步、四百步……

    清军的甲骑正在快速的迫近,巨大的压迫感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但是陈功仍然没有动作,他的脸上仍然不见丝毫的波澜。

    三百步。

    对于骑兵来说,这个距离已经是一个极短的距离,一个不能再等待的距离。

    而就在这一时刻,陈功的手臂倏然抬起。

    金黄的冷阳映照在明晃晃的槊尖之上,照亮了众人的眼眸。

    高亢急迫的天鹅音冲霄而起,只是一瞬之间,便已经是撕裂了战场沉闷的帷幕。

    骑阵最前沿,三千余名靖南军精骑如同早已蓄满力的机簧,轰然弹出!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靖南军甲骑沉默着催动战马,越过岿然不动的陈功,他们的速度由慢至快,迅速的向上提升。

    没有呐喊,没有呼号,更没有慷慨激昂的话语。

    有的只有铠甲与兵刃的碰撞声。

    以及越来越密集、最终汇成雷霆万钧之势的隆隆马蹄声。

    他们就这样,对着迎面而来的镶白旗洪流,毫不避让地猛撞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