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六章:万岁!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百八十六章:万岁! (第3/3页)

,或是在泥地之上弹起一下到两下便就此没有了动静。

    因为连绵的阴雨,导致济宁东郊的旷野土地极为松软,少部分的炮弹甚至直接就陷在泥地之中。

    但仍有一些炮弹幸运地找到了目标,

    一发清军的炮弹从低空之中掠过,落点正好是靖南军的一处军阵之中。

    沉重的弹丸如同春耕之时的铁犁一般,只一瞬间便贯穿了靖南军严整的步兵阵列。

    刹那之间,残肢断臂与破碎甲胄凌空飞溅,靖南军整齐的队形被硬生生犁开一道血肉模糊的缺口。

    而后又是几发炮弹相继命中,在靖南军的数处军阵之间炸开。

    凄厉的惨叫声骤然传来,在剧烈的痛疼之下,少有人能够忍住不发出任何的声音。

    靖南军的军兵们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

    再高昂的士气,也无法让人成为钢铁之躯,挡住呼啸而来的炮弹和铳枪。

    是人就会受伤,是人就会流血,是人就会死。

    战场之上,也从来不因为到底哪一方是正义,哪一方是邪恶而区别对待。

    只是。

    这凄厉的惨嚎声,血肉模糊的场景,却没有使得靖南军大阵之中的任何一名军兵动摇。

    赤色的潮水并未因此散乱,反而以一种令人窒息的坚定继续的前进着。

    他们所有的人,在渡河北上之际,就已经明晓了即将到来的一切。

    渡河之时,从北国逃难而来的百姓惨状让他们悲痛。

    一路走来,沿途所看到的涂炭焦土让他们愤慨。

    若不想南国诸地遭此恶难,若不想妻儿老小受此屈辱。

    他们。

    唯有向前,唯有奋战!

    他们的步伐没有停顿,他们沉默地跨过同伴的遗体和狼藉的战场。

    阵列的空缺很快被填补,步鼓声仍然不急不缓的在各处的军阵之间回荡。

    沉默之中,清军的火炮一阵接着一阵,不断呼啸而来。

    一名铳兵倒下了,另外一名铳兵便接替了他的位置。

    敲鼓的鼓手倒下了,负责后补的固守便再度敲响了携带的步鼓。

    没有人停下脚步。

    伤亡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士气,反而是激起了他们的心中的仇恨。

    更多的炮火袭击而来,一枚炮弹猛然砸到了靖南军中阵最前方的炮兵阵列,正好砸在了一辆前行的七斤炮上。

    铜铸的炮管在重击之下变形,木制的炮车在令人牙酸的碎裂声中瞬间被撕成碎片,周遭数名炮兵来不及闪避,也被波及,惨嚎声顿时响彻一片。

    距离越发的迫近,清军的火炮也随着距离的缩进而越发的精准,靖南军的伤亡逐渐开始增大了起来。

    黄台吉坐在中军望台之上,他的心中震动。

    在这个时刻,他也发现了靖南军和普通明军最大的差别。

    靖南军从两里多的距离推进到了快到一里的距离,期间整队的次数竟然只有三到四次,这样的素质无疑代表着极高的组织度。

    而且最为可怖是,靖南军在炮火的轰击之下,竟然连些许的动摇都没有产生。

    这样的士气,这样的意志,哪怕是他麾下直辖的两黄旗都难以企及。

    但是……

    这难道就是陈望敢于直接压上大军的原因吗?

    黄台吉沉下心绪,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战场。

    但是仅凭这等程度的坚韧,似乎还不足以让陈望如此孤注一掷地推进。

    不过接下来出现的一幕,让黄台吉的瞳孔猛然一缩,骤然站起了身来。

    他的心脏在这一刻的疯狂的跳动了起来。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的恐惧自心底最深处猛然窜起,瞬间攫紧了他的四肢百骸。

    他看到了靖南军的大阵在一里外的距离骤然停了下来。

    紧接着,一阵极为高亢的天鹅音穿透战场上所有的轰鸣与喧嚣,清晰地刺入他的耳膜。

    黄台吉的心神剧震,仿佛被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击中。

    一瞬之间,所有的迷雾骤然散尽。

    他终于明白了陈望为什么敢下令将整个中阵压上。

    为什么陈望敢于顶着他们的火炮,放弃防守的优势,向前挺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