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浴血 (第1/3页)
就在一众靖南军铳兵手中海誓铳击锤落下,引药池中的火药被点燃的瞬间,大量的重箭已经飞射而至。
“嗖嗖嗖嗖嗖……”
大量携带着恐怖力道的破甲重箭,已然是从清军阵中近乎平直的疾射而出!
直射而来的重箭,抢在靖南军的铅弹风暴离膛之后的瞬间,便已经是撕裂空气,跨过了那短暂的令人绝望的三十步距离。
在三十步的距离,清军的重箭可以轻而易举的贯穿了一众靖南军铳兵所穿戴的布面铁甲。
大量的重箭无情的倾泻而下。
箭矢破甲的声音、贯穿入肉的闷响、中伤者痛苦的哀嚎声,在铳枪的轰鸣的同时,在靖南军的铳兵阵线上爆开!
惨叫声顷刻间撕裂了阵列,
刚刚完成齐射的靖南军铳兵阵线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靖南军的阵型剧烈的波动着,这一轮的重箭之下,靖南军整个正面阵线之上的军兵几乎倒下了大半。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清军的阵线之中也传来了大量铅弹贯穿铁甲以及入肉的声响,闷哼和惨嚎瞬间也瞬间充斥在了清军的阵线之中。
杨成金的心中震颤,就在刚刚一支重箭几乎是擦着他的脖颈掠过。
他戴着的笠盔,不是和骑兵们一样有着顿项防护的铁尖盔。
不过杨成金毫不怀疑,就算是带着有着顿项的头盔,在这个距离之上,那重箭仍然能够贯穿顿项。
他们身上的布面铁甲,根本就没有办法挡住清军的重箭。
恐惧在杨成金的心中不断的蔓延,早在此前的济宁攻城战时,他就已经是见识到了清军的勇悍,也见过了清军重箭的威力。
他听到了两侧身边同袍们的惨叫,借着余光也看到了身边的袍泽已经倒下了大片。
杨成金有些不知所措,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双手因恐惧和紧张而不住颤抖,只能凭借本能死死握紧手中的海誓铳。
将铳刺颤颤巍巍的对准浓厚的硝烟之后,前方那片愈发逼近的阴影。
就在这时,旗总沙哑的声音再度出现在了他的耳畔。
“挺铳!接战!!”
这一次,旗总的声音比起以往都要更近,几乎就近在咫尺。
而确实,旗总也确实近在咫尺。
杨成金下意识的微微偏头,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形,让他的心神不由一震。
那是他们的旗总!
那位是一年前从靖南军精锐的汉中镇调来的青年军官。
此刻他竟然离开了指挥的位置,拿起了一柄同样上着刺刀的海誓铳,就站在了他的身旁,与他并肩立于第一线。
汉中镇的军兵们,每一个都十分的年轻。
他们的身上,总有着和其他的人格格不入的气质。
他们的目光总是坚定,他们的意志总是坚定,他们的脚步……始终向前……
在训练的时候,这些出身汉中镇的年轻武官们严苛得不近人情。
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装填都要求分毫不差,稍有懈怠便是严厉的呵斥与加练,让人又怕又怨。
但在日常,他们却又是另一番模样。
在路遇困苦的乡民之时,他们会主动的施以援手,尽其所能为其提供帮助。
他们会识字读书,就跟秀才老爷们一样。
但是他们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秀才老爷们。
他们会拿着笔一字一句的替所有的人书写家书,也会在家书到营的时候,为不识字的军兵们读出家书上所写的内容。
他们会关心普通军卒在生活之中遇到的困难,会在休憩时和众人围坐在一起谈笑。
虽然他们的话不多,但是却会认真的听每个人讲述家乡的琐事。
他们总是那么斗志昂扬,他们,总是那么的朝气蓬勃……
就像是清晨初升的……朝阳……
杨成金不能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
但是他敬佩这样的人。
此刻,旗总就站在他身边。
年轻的脸庞上因为极度专注而显得有些狰狞,但那双眼睛却异常锐利和镇定,里面没有丝毫的恐惧或迷茫。
这沉默的并肩而立,却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呼喊都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