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二章:兵发台湾!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三十二章:兵发台湾! (第1/3页)

    崇祯十六年。

    十一月初二。

    海州军港笼罩在初冬的薄雾中,晨光尚未完全驱散海面的寒气。

    咸涩的水汽凝结在缆绳和帆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白霜。

    远方的天际线泛着鱼肚白,将明未明。

    码头上传来此起彼伏的船钟声,铜铸的钟体在桅杆顶端震荡,声浪穿透晨雾,在港湾间往复回荡。

    郑芝龙矗立在“靖海舰”宽阔的舰桥上,天气转凉,初冬的寒意让他不得不在麒麟袍服外披上一件棉制的大氅。

    原先郑芝龙的心中尚存一丝狐疑,但是随着他来到了海州的军港之后。

    亲眼见证了靖南军水师鼎盛的军容之后,这最后的一丝疑惑也随之烟消云散。

    靖海舰是靖南军联合舰队的旗舰,载炮数达到了五十八门,列装着的是靖南军军工厂所特制的船炮。

    这样的战舰,在整个远东海洋之上决计找不出第二艘来。

    郑鸿逵的脸色发苦,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么的可笑。

    “我原先还说燕国公是投鼠忌器,现在看来,只不过是我等眼界太低了……”

    陈望之所以笼络,哪里是因为担心海战难敌。

    完全只是因为,觉得若是将他们逼反之后,若是四处流窜,剿灭起来很费功夫罢了。

    郑芝龙睹了一眼郑鸿逵,轻叹了一声,他的神情迷茫。

    郑鸿逵在到了南京面见过陈望之后,便再也不提什么汪直,不提原先说过的远去东海这些话了。

    郑鸿逵是这样想的,郑芝龙其实也是一样。

    在登上了靖海舰后,看着周围的一众靖南军水师战船。

    郑芝龙才知道自己原先的眼界到底有多小,他以前完全就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眼界只放在日本和大明的海域之内。

    湿冷的海风吹来,郑芝龙下意识的摸了摸身上的大氅,又看了一眼正在周遭忙碌的靖南军军兵。

    他麾下的那些军兵,大多数的时候闲散无比,战前不开出高额的赏格,仗都打不起来。

    而靖南军的这些军兵,每月不过一二两的军饷,却甘愿效死。

    军令一下,千军齐动,军旗摇曳,万众赴死……

    他不能理解。

    他也想不明白。

    郑芝龙的眼神复杂,注视着正在舰船之上忙碌的一众靖南军军兵。

    这些靖南军的军兵们,穿戴的棉服样式极为奇怪。

    深红色的厚实棉服长及膝上,双排铜扣整齐划一,肩部特意加厚,腰身处用皮革束带束紧,既保暖又不碍行动。

    这些棉服,在靖南军中有一个官方的名字,称之为“防寒作训棉制军氅”。

    但是靖南军的军中普通的军兵一般都将其称为“军大衣”。

    看到这里郑芝龙只觉得陈望真的是财大气粗,也确实是舍得。

    中国到底还是中国。

    即便是掌控着远东海洋所有海贸的他,在财力上也终究难以比拟这位权倾朝野的燕国公。

    陈望对于军队的建设,从来没有短缺过半分,甚至已经是堪称到奢侈的地步。

    郑芝龙目前了解的情况,靖南军的军兵除去拥有两到三套正常的作战军服之外,上到军将下到最普通的军兵甚至都还额外至少拥有一套礼服。

    这些礼服都是供军兵们返乡探亲,以及在重大集会之中所穿。

    而除去需要执行控帆等工作,需要灵便的水手之外,几乎所有的作战军兵,都装备着有一件半胸甲。

    正面的胸甲,似乎是一块钢板构成,中间上部微微隆起,像是濠境葡萄牙的那些军兵戴的形制,保护着胸口和腹部。

    而后方则是用两根呈十字的带子紧紧的绑在胸前。

    此前郑芝龙在南京看到的那些平南镇陆军们,大多也是穿戴着同样的胸甲。

    据说防护力不低,就是三四十步内用普通的鸟铳也难以将其击穿,而那些寻常的弓箭想要破甲更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这倒是要比濠境的那些葡萄牙人身上的甲胄要强的多。

    如今葡萄牙人的武备,郑芝龙倒是缴获了一些,他们的武备粗制滥造的太多了。

    天下的官员老爷其实是一个样。

    郑芝龙缓缓的吐出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