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四章:疾风骤雨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三十四章:疾风骤雨 (第2/3页)

良玉的神色微讶,他看着胡知义,眼眸惊奇。

    他从胡知义的身上看到了许多陈望的影子,就像现在的这句话,听起来就像是从陈望的口中说出一样。

    胡知义笑了一笑,他读懂了左良玉的心中的惊讶。

    “这句话,确实是我大哥说的。”

    左良玉微微颔首,如果这句话是陈望所说,那么一切都是显得那么的合情合理。

    左良玉目光向前,看着远处的战局。

    自从加入了靖南军后,跟随着陈望一路向前。

    他才发现,自己此前安身立命的一切本领,竟然都要全部推翻重来。

    如今的战争,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战争。

    铳炮之下,弓箭根本无用。

    青州一战,左良玉已经见识过了清军的步战射面,若不是麾下三军用命,将校敢战决死,军心早已经不复从前。

    不然青州之战就或许是另外的局面了。

    “在下曾经听闻,昔日国公以棱堡,以数千之兵得以抗衡十倍之敌,凤阳一战,以棱堡扼守后方力挫万民军之袭扰。”

    “但是为什么扬州之战,还有此刻的华阴,这些棱堡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左良玉微微蹙眉,问出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天下在变化,时代在前进,也让左良玉的心中生出了一种紧迫的感觉。

    靖南军在国内的三座巨型军工厂,正日夜不息的制作着大量的军械,开始将新式的武器列装全军。

    炮厂的规模也达到了空前,年产火炮已经达到了六百余门。

    一线部队已经全部完成了换装,二线和三线的部队也在不断的革新武备。

    若是不改变固有的观念,单凭以前的经验,恐怕难以适应今后的格局。

    胡知义微微沉吟,他明白左良玉心中的想法。

    “左帅尽管宽心,时代不断的变化,战法推陈出新,旧时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国公已经准备,在开封开设将校讲武堂,国公会亲自前往开封讲述新学,左帅的诸多问题,日后都能够得到一一的解答。”

    对于左良玉,胡知义没有直呼其名,而是称呼其为在左帅。

    左良玉久历行伍,统镇一方,军略可谓是不差,常在陕西转战,后又追张献忠入川,多番鏖战,钧获大胜。

    西南那边的叛乱愈演愈烈,必然要平定。

    陈望已经属意让左良玉到时候领兵南下平定。

    其实最好的人选,还是马祥麟。

    但是考虑外戚过于权重,所以马祥麟最终还是被剔除了名单。

    “不过左帅的问题,我现在也可以回答你。”

    “棱堡防御易守难攻,防御力确实为诸多堡垒之魁首。”

    “但是若要守备棱堡,必须配以充足的铳炮,以保证火力的倾斜才能够阻挡敌军的侵攻,若是攻方火炮优势数倍于堡内守军,棱堡也终究只不过是一座坚固一些的棺材。”

    胡知义举起马鞭,横在眼前,遮住了眼前的一众顺军的棱堡。

    “万民军尚且拥有大量的鸟铳与佛朗机,但是顺军的棱堡里面,却只有少许的轻型火炮,所用火器更为糟糕,甚至还需配以大量的弓箭。”

    胡知义的声音低沉,解释道。

    “而且……相较于万民军来说,说顺军是一支乌合之众,都是抬举了他们……”

    顺军和万民军相比,在武备之上各有千秋,顺军拥有的盔甲众多,而万民军的铳炮更多。

    但是棱堡的防守,缺的正是铳炮,盔甲根本不是主要的影响。

    至于士气,那就更加没有办法比拟。

    万民军的士气高昂,全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他们的军纪严明,挣扎在乱世之中,从开始到最终都是为了开创一个新朝。

    只是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万民军最终还是走向了败亡。

    而李自成麾下的军队,羌、蒙、汉三族混杂。

    归附的汉军都是无可奈何投降的边军,蒙、羌两部也不过是看着李自成的势力,可以纵情声色。

    整个陕西在被李自成纳入版图之后,他们劫掠地方,大索诸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样的军队,说是军队,倒不如说是一群土匪流寇。

    一旦战局陷入僵持,或是显出溃势,倾覆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