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三章:日月山河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百四十三章:日月山河 (第1/3页)

    崇祯十六年。

    十二月二十八日。

    子时三刻。

    南京。

    夜色深沉,万籁寂静。

    夜色为这座曾经作为大明帝国首都数十年的宫城,蒙上了一层幽深莫测的帷幕。

    白日里庄严巍峨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此刻在墨色天幕下静默矗立,显得格外森严冰冷。

    飞檐枓栱在月色下投出扭曲的暗影,檐角的脊兽凝着霜华,如同守护着某种即将消逝的宿命。

    北风呼啸着掠过空旷的丹陛与御道,在重重殿宇间卷起一阵阵刺骨的寒意,吹得檐下孤零零的灯笼摇晃不定,在宫墙上投下破碎而凌乱的光影。

    文华殿、武英殿、文楼、武楼,这些曾经运筹帷幄、讲经论史的枢要之地,如今在冬夜的黑暗里不见灯火,唯余清冷。

    漫长的宫廊间,只有几个值夜的老宦官蜷缩在角落。

    他们浑浊的眼眸低垂着,守着微弱的灯焰。

    与这座皇城一同,等待着注定到来的结局。

    暖阁内,炭火在兽耳铜炉中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却驱不散那弥漫在空气里的沉重与寒意。

    朱聿键平静的坐在铺着黄缎的御座之上,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依旧保持着天子的威仪。

    暖阁之中,内阁辅臣们尽皆垂首,等候着朱聿键,最后一次行驶皇帝的权力。

    朱聿键的指尖微微颤抖,轻轻的拂过了身前御案之上那封刚刚书写完毕、墨迹尚未全干的诏书上。

    诏书的卷首,一行行文字清晰的映入了他的眼帘。

    “朕闻天命靡常,惟佑有德。仰惟太祖高皇帝扫清胡元,肇基华夏。二百七十五年历数攸归……”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字句,每一个字都像是有千钧之重,压得的呼吸越发的沉重。

    终究……

    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个念头在朱聿键的心头缓缓滚过,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沉重,也带着一丝早已预知的疲惫。

    川陕光复。

    纷乱的天下,重归一统。

    这是,何等的煊赫武功。

    捷报传至南京,举城欢腾……

    不,是举国沸腾。

    也正是在那万丈荣光之下,陈望从权倾朝野的燕国公,正式晋位成为了——燕王。

    燕王!

    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已有二百七十五年。

    这二百七十五年间,无论是开国勋贵还是中兴名臣,从未有过任何一位大臣,能在有生之年被晋封为拥有封国、形同古之诸侯的王爵。

    这不仅仅是一个爵位,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比任何刀剑都要锋利的信号。

    随着陈望晋位燕王,他那本就如日中天的声望,彻底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顶峰。

    于是,劝进之声如潮水般涌来,从朝堂到军营,从士林到市井,天下鼎沸,四海瞩目,八荒共推。

    那已不是暗流涌动,而是滔天巨浪,是万众一心的民意,是天命所归的具象。

    劝进之声天下鼎沸,四海瞩目,八荒共推。

    这已不是暗流,而是淹没一切的滔天巨浪,是裹挟着所有人的大势。

    他知道,不是陈望迫不及待,而是大势如此。

    时势推着陈望,也推着他,一步步走到了这御案之前,这诏书之侧。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个人的命运。

    被时代裹挟的命运只能随着时代沉浮。

    朱聿键闭上了眼睛。

    眼睑合拢,遮住了外界的一切,却阻不住脑海中翻涌的过往。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

    知道自己是一个傀儡。

    从被陈望麾下甲士从“请”到南京之时。

    在那场仓促却无人敢质疑的登基大典上,穿上这身仿佛带着无形枷锁的龙袍时,他就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

    龙椅之下,那位身形挺拔、目光锐利如鹰的将军,才是这南京宫城、乃至这江山真正的主宰。

    陈望的身影,如同此刻窗外摇曳的树影,无处不在,笼罩着这座宫殿的每一个角落。

    朱聿键深深的知道。

    若是没有陈望。

    这天下,不知道会败坏到何种程度。

    万民军席卷南国,所向披靡。

    李自成盘踞川陕,割据一方。

    清军的铁蹄踏破了九边,攻陷京师,威压北国。

    那时的大明,已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

    谓大厦之将倾。

    诏狂澜欲既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