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 猎人与轻骑兵  猎人与轻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7 猎人与轻骑兵 (第3/3页)

年前创立社团的前辈们起的,是西班牙语,有很多含义,其中一个是‘猎人’,另一个是‘轻骑兵’。因此我们的社团刊物就叫《猎人与轻骑兵》,社名则沿用了下来——要是叫“猎人与轻骑兵文学社”可就太长了,人家说不定会以为是射击队或者保卫处呢。

    社长说完后,周老师接着说接手这个社团时也因为它的名字有过困惑,但她认为我们的前辈起的名字很好。她举了好几个例子,先是一个叫卡尔维诺的意大利作家,他在哈佛大学讲学时,第一讲就是谈文学‘轻盈’的属性。周老师说“轻盈”和“轻骑兵”这个名字还是很配的。此外还有个叫吉奥诺的法国人,他写过一部叫《屋顶上的轻骑兵》的小说。而一位优秀的猎人需要探索、精准与恒心,并亲近大自然。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就写过《猎人笔记》,而那位写了《老人与海》的硬汉海明威更是在非洲狩猎过狮子。猎人的精神同样是作家需要具备的。周老师说,谁要是有了猎人与轻骑兵的品质,在生活中一定会是个有趣的人。

    “你就要轻盈一点哦,别整天发呆。”表姐听罢朝我笑了笑,我一如既往面无表情。

    社长和老师讲完了,便请每位同学自我介绍,谈谈自己来文学社的原因,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作品告诉大家。大家一一发言,来社团的理由不外乎是对文学的热爱。他们提到的作品也是初中生们基本读过的那些,《鲁滨逊漂流记》、《夏洛的网》、《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等。

    “我还没有最喜欢的书,因为读得还很少。最近读了契诃夫的小说,感觉《带阁楼的房子》和《主教》写得很好。”姐姐提到了一位俄国的作家。

    “契诃夫我也读过,《万卡》、《变色龙》,他好会写短篇小说呀。”有位同学接道。

    “你觉得《带阁楼的房子》好在哪里呢?”周老师问。

    “有诗意。”姐姐说着,“肘击”了我一下,“好啦,该你了。”

    “大家好。”我站起来,大家都愣了。周老师说不用站,坐着说。

    刚刚大家都没站呀,你又走神了。姐姐没说什么,但她的目光告诉了我。

    “我是初一三班的柯佩韦。来文学社,是因为……因为她逼我来的。”我用脑袋让大家知道了是谁做的好事。

    “不用怕,你可以走了。”周老师说。

    “不不不,我还是很乐意呆在这里的。”我连忙摇头,感觉玩笑开大也开错了,姐姐还瞪了我一眼,“我最喜欢的书是,是……《追忆似水年华》吧。”

    “啊?”姐姐的目光顿时换了。

    “嗯?佩韦同学读过这部小说吗?它有几卷呢?”

    “应该有六卷?不对,不对,是七卷!”我想起来了,我和弦弦在书店一起数过,“我没有读完,太长了,只读了第一卷的第一章。第一卷好像是叫《在斯万家那边》?”

    “一点不错,七卷,第一卷就是《在斯万家那边》。”我觉得周老师是很赞许地点了头,“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呢?是不是觉得提这部小说会显得很与众不同?”

    “也不是……我觉得它有点难懂,我也没太看懂。但是光是把作者写的东西朗读出来,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行走,沉到大海或者浓雾里一样。有的地方读过了以后还有点莫名其妙地想哭,或者感觉自己也要赶紧去写点什么,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写。这个作者写的生活我没怎么经历过,但是读了以后,觉得自己有时也会有跟他一样的感受。”

    不知怎么回事,我讲了一大堆话。

    “非常好。我多说两句,《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作品。普鲁斯特从小体弱多病,有严重的哮喘,因此非常敏感,受不了灯光、异味和声音。他很难像我们今天这样,坐在图书馆的小会议室里,晒着太阳谈文学,而是整年整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去写《追忆似水年华》。其实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意译的,直译的话是《寻找失去的时间》。小说开头就是主人公躺在黑暗的床上回忆童年,痛苦的作家想用写作找回往日的美好,以战胜死亡与遗忘。”

    “人真的能战胜死亡吗?”我问道。

    “你读完了这部作品就会明白的。”老师微笑着,“不过,不一定非得读完它。小说太长了,而生活是丰富的,你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真的吗?时间过去了,还能留给我什么呢?也许只是一地散落的碎片。

    “我的笔名是梅塞德斯(Mercedes),不过和汽车没什么关系,我只是喜欢这个名字。大家可以叫我梅梅。我最爱的作品是《小王子》,因为它的插画很好看……”

    后面的同学还在自我介绍,我的思绪飘到别的地方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