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德比战” (第3/3页)
把球给顶了下来。接到球的川哥完全没有拖泥带水,一脚就把球踢出界外。回头一看,安东佑已经像幽灵一样贴在他身后了,幸好解围及时。
北川掷出界外球继续进攻。安东佑边路接球,川哥正面盯防他,没有轻易出脚。金旻快速从他的身后前插,韩国人似乎完全没看到队友的动作,眼睛仍一动不动盯着川哥,脚却不经意地轻轻一挑,皮球顿时落向了金旻的身前,一次不看人挑传。
“防内切!”袁逸空喊了,边路拿球的金旻果然没有下底,而是沿着大禁区边缘往中路带球,明明紧贴着他,已随时准备好起脚封堵他的射门了。不料他脚后跟一磕,球又滚向了边路,这时安东佑移动到了球的线路上,川哥还在他的身后。他起脚传中的一刹那,川哥补防到位,球蹭到他的小腿产生变线,飞向了禁区后点。
内田在那里等候多时了,即便传球的线路在意料之外,他凭借着前锋的嗅觉找到了球的落点。叶芮阳跟着他,使他在头球攻门时不是那么自然与舒展。球没顶上力量,我轻松地把它抱住,看台上一阵遗憾的唏嘘。
“稳一稳,不要急着开大脚!”袁逸空对我喊。我把球牢牢抓在手里,闲庭信步般在禁区里走了两步,等所有人都退回到中场。在北川中学散步的愿望是实现了。邝灏回撤到禁区前,我把球轻轻抛给了他。原本已掉头回去的内田忽然加速朝背身拿球的他冲过来,袁逸空大喊身后有鬼,邝灏把球稍稍一拉,扑了个空内田碰倒了他,两人都结结实实摔到了地上,相撞的声音穿过绵绵细雨被球场上所有的人听见。哨响,北川中学犯规。内田拉起邝灏,两人互相拍拍对方,没有说话。
开场便是如此激烈的身体对抗,这确实是我们目前为止最困难的一场比赛了,不,是一场公平公正的战斗。
邝灏示意我来开定位球,我把球传给了他,就由他直接在后场盘带发起攻击。内田再一次上来逼抢,这次面对面的交锋中,邝灏过掉了对手,随即带球到了中圈附近,给出一记寻找穆铮的长传。结果便是又一次激烈的空中碰撞,穆铮倒在地上,裁判没有吹哨。北川再次掌握球权,开始新一轮的进攻。他们的阵线层层推进,把我们的中场挤压得相当扁平,几乎退到了后卫身前。很难辨识出谁是后卫谁是中场了,连前锋都要加入防守。这种近乎窒息的压制在一周前对阵实验中学的比赛中还历历在目。强大的统治力,我们的一呼一吸都在被渐渐控制。每个球员疲于奔命地跟防和补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雨中不断增大。
在赛场上,我还从没有这么紧张过,在他们的利刃正渐渐刺向我们的咽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兴奋感。来得快一点吧!我们扛得住。金旻又一次内切过来了,这回的射门如出鞘的宝剑,嗖地直奔球门而来。我把身子斜甩出去,指尖触碰到了皮球,近乎灼烧的感觉传递到了脑子里。皮球的轨道一定被改变了,但速度太快,我还不足以将它完全打出界外。一声闷响,球砸到了门柱外侧出了底线。运气不错,没碰到的话一定进了,现在只是一个角球。袁逸空几乎是吼着锤了我一拳,对我说扑得漂亮。雨水打湿了每一个人的头发和球衣,拼抢和摔倒使我们的白色球衣脏得格外明显。我们像在大雨和泥泞中战斗的士兵,除了没流血以外。
安东佑开出角球,皮球在雨中高高地飘着,落向了后点,内田又跳了起来,叶芮阳被他摁在下面,起跳的高度明显不够,但他阻拦在了内田身前。不出意外,这次内田没法完全发力,我做好了扑救的准备。
他确实没顶好,球砸在了叶芮阳身上落到门前,明明随即将球大脚踢出边线。
然而裁判的哨子响了,他指向了点球点。
[1]德比(Derby,又译作打比、打吡)是体育术语,多指足球队、篮球队、橄榄球队、冰球队和棒球队等集体项目的比赛。根据不同的情况,德比的定义和使用范围也不同。可以指两支位于同一城市或地区的球队之间进行的对抗(如北伦敦德比,托特纳姆热刺对阿森纳;米兰德比,AC米兰对国际米兰,德国鲁尔工业区德比,多特蒙德对沙尔克04);也可以指两支实力和历史荣誉差不多的球队之间的比赛,多为一个国家里最强的两支球队之间的对抗,即国家德比(如之前提及的双红会和世纪大战,曼联对利物浦,皇马对巴萨)。此外,还有因为历史、宗教、阶级、文化、意识形态、民族情绪等因素产生的德比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