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妈妈的来信,失去的时间…… (第1/3页)
妈妈昨晚打了电话,让我中午到校门口等她,一下课就来,不用吃午饭。在她即将到来的半天里,我有些忐忑不安。一向不怎么和我的朋友提自己的父母,也不太愿意跟爸妈讲我的同学。小学第一天放学,妈妈来房间里问我们俩学校里的事,我一句话都不讲,连自己桌上的小台灯都关掉了。倒是弦弦跟妈妈从小房间唠嗑到了客厅。他知无不言,就差把上厕所的事都告诉妈妈了。他们俩有说有笑,我感觉也挺不错。自己嘛,安安静静就好。
似乎只要弦弦去说了,我就不必面对妈妈的询问。其实,妈妈也有几次不停地追问过我,问我有没有交新的朋友,最喜欢哪个老师。但我总莫名其妙觉得烦躁,不想回答。朋友本就不多,我似乎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玩具熊,只希望偷偷藏着,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对妈妈说过,我一个朋友也没有,也不需要任何朋友。妈妈被我弄得一头雾水,但弦弦会告诉妈妈的。我不在意这种“泄密”,只要不当着我的面就行。或许是我太害羞了,实在不能接受自己或他人当面提起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可能正因如此,我不会对朋友们说自己的爸妈,也不会去打探别人的爸妈。但要是他们愿意讲,我会乐意听的。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非常好的人,温和包容,很多事上非常开明,愿意跟我们商量。爸爸虽然会说我,但我也知道是为了我好。只是在那个年龄时,父母说什么,做小孩的即使全都明白也还会觉得啰嗦。从11岁开始,我总想躲着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说我,而是他们再也不说了。他们从没做错过什么,所有的问题都在我身上,我对弦弦的事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们不愿怪我。他们的确骗了我,然而这只是因为他们了解我,想保护我。或许这就是过去的那段日子里我明知有一个真相存在,却停滞不前,迟迟不去查清它的原因。我依赖这种保护,即便知道它是虚假的。
那一天中午,校门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午回家或出校门吃饭的学生不在少数。往返的人潮中,我孤零零地站在关了一半的伸缩门后,它由一个个菱形的铁栅栏拼凑而成,不知为何,我忽然觉得自己像呆是在监狱之类的地方,等着亲人前来探视。学校当然不是监狱,只要我想,随便走两步便能迈出去,没有任何人会阻拦。只是,出去以后我又能去哪呢?栅栏的坚实使我感到安全,学校里都是和我一样的小孩,我可以安安稳稳地把自己藏在角落里。
“韦韦。”妈妈远远地朝我挥手了。换成弦弦,他一定会兴奋地跳起来,三步两步飞出校门,扑到妈妈身边。而我只是把目光看向妈妈,呆滞地望着她拎着一大包东西一晃一晃地走到栅栏前。妈妈是来附近开会的,顺便给我带了点东西。大大的塑料袋里有个撑得满满的纸筒,装着肯德基的套餐。她要我拿回去和宿舍的同学分享,她买的分量足够五个人分的。她是站在门前跟我说的,我没有越过大门一步。她摸了摸我的脸颊,一股陌生又熟悉的触觉,只是她的手凉凉的,让我有些难过。她只跟我说了最近要好好休息,注意安全。大概是知道我不愿听他们多说吧,说完便要走了,最后讲的是哪个周末想回家的话,他们随时都在。我说了谢谢,辛苦了,望着她的背影离我远去。她不像拎着那一大桶东西时那样摇晃了,行走得像所有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但我知道那个背影属于谁。
妈妈今年四十多岁了,头发保养得很好,并不像小学作文里写得那样天天冒出白发。但我不知道她有多少白头发。从没有认真观察过,或许她早已染过多次了吧。风吹过它们,让我在距离她越来越远时仍能找到她。远方的车尾灯闪烁了两下,那个模糊的背影在红黄色光的闪烁前骤然矮小了,消失在打开的车门里。她真的回去了。这时我才想到,刚刚要是抱抱她就好了。但也不一定真的会去抱,站在校门口,附近都是保安和同学,我不好意思。
回宿舍以后大家自然都很高兴,人人都能抱着鸡块啃啊啃,全宿舍溢满了香味,隔壁的人闻到了恐怕会羡慕得想去阿姨那打小报告。涛涛今天中午在的,我很高兴。只是给他的那一份他只吃了一半,剩下的都严严实实地包好放进书包里了。到了初二,有次做文言文阅读,题目叫《陆绩怀橘》,短短的几行字让我想起了这个饱嗝里都是油炸味的中午。
那时涛涛不在我们班上了。
而那个中午,将塑料袋里的食物瓜分一空后,我发现还有个小小的信封。它是棕色的,上面还写了爸爸所在单位的名字。借口去倒垃圾,我一个人带着一桶骨头出了门。垃圾桶在走廊尽头的洗手池那里,我又洗了一次手,确保上面没有一点油腻,拆开了它。
是妈妈写给我的信。
韦韦:
你好!
也许你会有些意外,妈妈突然写了一封信给你。现在是网络时代了,很多事在手机上就能告诉你,但有时还是动动笔比较好。你每天都要写很多字呢,妈妈也不好意思偷懒。写信是有仪式感的事,在妈妈生活的年代,写一封信和等待一封信都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故事,写成信的内容也更容易记住。
首先要祝贺你在期中考试里取得的进步。你的成绩越来越好了,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你。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你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很欣慰,韦韦长大了,不是需要我们操心的小孩子了。他能处理好很多事,能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共同努力。他还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刘老师告诉了我们很多事。这并不是我们在刻意打听,而是你身边的人都真诚地喜欢你,认为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朋友。
我知道你可能不爱听爸爸妈妈过多地对你谈论考试与成绩,我也知道我们不必啰嗦什么,韦韦会自觉地把所有事做好。可爸爸妈妈总想为你做点什么。妈妈一直在关注你们球队的公众号,里面的文章图文并茂,写得也很精彩,仿佛不是在讲初中生的比赛,而是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周末你们就要和外校比赛了,对面有好几位队员都是你的同学和朋友。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妈妈还和爸爸回忆了一番。你爸爸把他们的名字记得颠三倒四,更不用说他们以前在哪个班、踢什么位置了。放心,妈妈会永远记住你朋友的名字,比如米乐和叶芮阳。为了帮助你们备战,妈妈查了两所学校的战报与推送,还有过去的照片以及聊天记录,下面是一份小小的整理。你可以选择告诉教练和队友,如果不愿意就自己收着。
外校的8号吴闻达,你的学长,小学担任球队队长。你应该还记得,他的名字来自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不求闻达于诸侯”,起得真好。他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说话不多,很稳重。位置是进攻型中场,习惯用右脚。你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