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惊世之作陋室铭  活着全网黑: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304、惊世之作陋室铭 (第3/3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这是我的翻译,直播间的兄弟们可以看一看。

    具体的欣赏解读,等先生写完了以后,我们再来就是了。”

    黄纶还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此时此刻,他已经被这篇文章震撼的不知所措了,可是他还是强打精神,继续翻译这篇文章的内容。

    可以想象一下,这篇文章给如今的大汉文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震撼啊。

    这篇文章,可以说如今或许能够被称之为大汉第一文言文了。

    这字里行间,写出来的那种精神和品德,真的让人震撼。

    “袁洪善此人,必定会因为刘南的这一诗一文,而千古传诵。

    该死的,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苍天,我真的嫉妒了。”

    一个文人,此时此刻嫉妒的看着袁洪善。他怎么能够不嫉妒?

    这样的机会,整个大汉谁不乐意啊?这样的文章啊,我的老天爷啊!

    ……

    对于六年后的这些文人墨客的震撼和嫉妒刘南不知道,他也不会想知道,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毕竟,没有人会嫉妒他刘南不是?

    他此时此刻,写完了上一句以后,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口酒,接着继续开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

    这一句,直接使用了稍微写意的手法,以这种方式,来说明袁洪善这个地方,并不简陋。

    因为他这里的人,都是怀有希望的人,有着高贵品德的人。

    也在侧面说明,袁洪善这个人的伟大,他的境界之高尚。

    可以说,这篇文章,也不光是在写袁洪善,也是在写所有这样默默无闻的人。

    刘南今天才明白,这样的人有多伟大和多了不起啊!

    而这一刻,大汉文学界的人已经全部傻眼了。

    说真的,他们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样的文章,是可以让人永留青史的存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桉牍之劳形。

    仁宗飞雪庐,昭帝无忧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仁宗在位期间有杨飞雪的草庐,昭帝有楚公楚无忧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杨飞雪,大汉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时期的一位文学宗师。

    他为了劝告当时的仁宗皇帝,愣是结庐而居,等待了一年时间,这才有了后来的仁宗庙号,也有了这个朝代的伟大。

    而楚无忧,想来都知道了,这是大汉最耻辱的一个朝代。

    而这个朝代,也有一个如同天上月亮一样的人,那就是楚无忧。

    而他的无忧亭,至今都还在,并且成了特殊的地方。

    现如今,整个大汉谁不知道楚无忧的无忧亭啊?

    而这一刻,刘南写出来了一篇文章,造就了大汉第三处伟大的地方,那就是袁洪善的陋室。

    可以说,这一刻这个小院子,如今还在的话,绝对价值连城,就是不知道还在不在。

    不过目前都不重要了,这一刻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这篇文章的伟大。

    这一刻,我们别的先不管了,先来看一看,黄纶此刻真的跪在椅子上的解读。

    “各位,我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伟大的文章。

    我大汉第一文啊,这就是第一文章,没有任何意外的。

    接下来,让我怀着崇敬的心,来解读一下这篇文章吧。

    这篇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

    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

    如果说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种铺垫,那么四到七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

    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陋室主人的铮铮傲骨和高贵品德,同时,也对那种不作为的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

    而且押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

    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

    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

    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

    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表达了陋室主人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