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3、豪气霸道边塞诗,直为斩楼兰。  活着全网黑: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313、豪气霸道边塞诗,直为斩楼兰。 (第3/3页)

多少人羡慕李见雪啊。哪怕刘南去世了,也给她留下了这么多的东西。

    ……

    “各位直播间的观众,接下来就让我来带大家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可以说,这首诗读起来让人忍不住酣畅淋漓啊。

    把边塞的那种风景,还有军队士兵的生活写的入木三分。

    首先咱们来看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

    有诗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但是,先生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

    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先生敏锐地捕捉。

    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澹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

    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

    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

    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

    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

    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

    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

    这里用了大汉当年,大司马他们对楼兰发动战争的故事。

    由于楼兰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当时的武帝格外的愤怒,直接派遣军队出使西域,直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康,足以振起全篇。

    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

    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

    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

    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绝世佳作。

    可以说,接下来诗圣先生自己不写这方面的作品的话,我想不到比这个还要优秀的作品。

    特别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写出了大司马那种冲天的豪气与霸气。

    可以说,这首诗我现在爱死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很想这首诗,有先生亲手所书的手稿流传在世。

    这样的作品,不流传下来,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听说,先生的个人博物馆已经在修建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修建完成,到时候我一定要去看一看才行。”

    黄纶的鉴赏,让无数人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也让无数人欣赏到了这首诗的优秀。

    可以说,这一刻所有人都从这首诗里面,看到了当年,大汉对楼兰的战争。

    也看到了,大司马当年的豪迈。

    “看千年春秋,何人能与大司马争锋啊?

    说真的,为什么大司马,能够成为我大汉的图腾之一?

    那就是在他所在的时代,他代表了大汉的威严。

    当年,他们横跨草原,打的草原部落丢盔弃甲。

    甚至于,说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啧啧啧说真的,我大汉两位图腾,真的让我大汉骄傲了几千年。要不是后世有人不争气,整个世界,全都是我大汉的。”

    “说得好,当年的大汉,真的让人震撼和骄傲啊。

    那时候的大汉,兵锋所指,就是汉土,没有人敢拒绝,也没有人能拒绝。

    当时西方大陆那边,都被我霍大将军,直接给打翻了天了。”

    “好吧,我来夸先生,先生厉害了。写出了这样的作品,这就是在写我大司马啊!

    不说了,我现在整个人激动的不行。”

    激动吗?

    确实激动!

    只不过,今晚的直播,明显还有很久很久。

    所以,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

    这不,随着镜头切换,接下来就是新的作品。

    刘南明显还没有过瘾,此时此刻他已经彻底兴奋了起来。

    “各位同学们,老师我现在,有了一些灵感,我接下来将会再写一首诗。

    而你们今天的课后作业,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写一首关于我大汉最伟大的两位人的一首诗。

    这首诗,不需要你们写多好,只需要你们写出来就行。

    声律启蒙,我已经教给你们了,我想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好吧,这个课后作业,那是真他么的让人无语啊。

    别人的课后作业,最多做一做练习题,到了我们这里,就是直接写诗?

    好吧,刘老师,我真的谢谢你哦!

    不过嘛,这也是刘南专门这么做的,声律启蒙这些孩子们早就背熟了。

    可是光背熟没用,你还要能够运用。而历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不,此时此刻,在大汉文学院这里,一个男生看着这一幕忍不住露出了回忆的神色。

    “当年,我就是在先生的锻炼之下,才有了如今的一点小才华啊!

    如今回想起来,真的好幸运当年我遇到了先生啊!”

    说完以后,这个学生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自己当初写的一首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