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0 波西米亚滚筒进攻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40 波西米亚滚筒进攻 (第1/3页)

    唐赛儿的进攻开始后,当面的敌人很快陷入混乱之中。

    之前的炮击,对骑兵的作用,主要是阻止他们集结。联军方面按照经验做出的对策,也都是基于这个认知而进行的。

    在战场上,骑兵不能说冲就冲,需要先进行编组,否则就成了散兵游勇了。并且,在进行冲击的时候,距离也需要控制好。马的体力是很有限的,如果离老远就开始加速冲锋,战马体力会很快消耗,让战斗的黄金时间大为缩短。另外,一旦开始冲锋,就算经验丰富的精锐骑兵队,也很难长期保持阵型。距离一长,大家就跑散了,冲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骑兵指挥官都希望有个稳定的位置,作为攻击的出发阵地。最好,还能在交战几回合之后,依然保持安全,让部队可以退回来重整。

    在中世纪的军事传统中,这个出发阵地的位置很靠前,很多时候就只有三五百米。而骑士们的冲锋距离更短,按照法国人的经验,从六十步远的位置开始冲锋就足够了。之前的那段距离,都是缓步走过去的。

    而一直到中世纪后期,也就是他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多国家的骑兵使用思路,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是波兰-立陶宛军队,因为遇到火炮比较早,再加上本来就有一些草原传统,因此,队列和战术都要灵活很多。

    传统的骑兵,可以拿法国人当例子。军队以骑士为中心进行布置。来自同一地区的骑士,有共同的领主和军旗,并且以此为核心组成“旗队”。若干个这种旗队,组成一个“战队”。一支军队一般会分为两到三个战队,由不同的大贵族指挥,根据战前的分析和预定战术,放置在不同位置上。

    骑兵战队的队列又薄又长。为了尽可能发挥冲击效果,队伍一般只有两排。骑士们在前排先冲,他们的扈从和武装军士在第二排跟上。按照法国人的要求,队列应当尽可能的密集、严整。骑枪应当“密不透风”,骑兵之间的距离应当接近到“一副手套、一只苹果或一颗李子扔过去都不会落地”的程度。这种队列被称为“树篱”,因为它就和法国乡间常见的树篱一样,又密又长。

    训练有素的骑兵,密度相当高。一公里长的队列,能部署一千五百到两千名骑士和骑兵。将领们会要求骑士们尽量保持阵型平整,像一面墙一样压向敌人,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不过大部分时候,整个战队也不会一拥而上,以免大家挤在一起,乱作一团,反而招致失败。相反,他们会沿用古典时代的经验,从右翼开始进攻,一个旗队一个旗队地依次投入。训练有素的骑士,能用重型骑枪洞穿当时战场上可以见到的所有铠甲。因此,对大部分军队来说,一旦让他们得到机会,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部署和移动,从而发起“完美”的冲击,结果都是毁灭性的。

    其他国家的军队,一般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当然,因为各地情况不同,也会有不少差别。西班牙和德意志的骑兵就要弱一些,因此往往选择更厚的阵型,并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但这方面战绩最好的法国人,反而比较顽固,觉得冲不过人家就只能怪自己水平不行,让这种战术保持了很久。

    很多时候,过度自信的法国人也会优先寻找对方骑士厮杀,对步兵置之不理,甚至不听命令,擅自行动。这些人的军事素养其实不错,在战斗中都知道尽可能保持队形。但这导致他们擅自进攻的时候,也不是某个人逞匹夫之勇,突然跑出去和敌人打起来,而经常是整队整队的骑士,全都一起冲出去了……

    不过这些年,欧洲军事的变化,可能比过去数个世纪都明显。新的战术正在快速涌现,很多以往的思路,确实是不太行了。

    波兰人的阵型,就比法国人散得多,队列明显要更长、更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