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慰问品;刘姑娘有伴儿了! (第2/3页)
中的第二名港岛金像奖,如今甚至已经完全比不上北影节这种电影盛典的热度了。
“祝贺英黄的《无双》,拿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7个奖。好像还是最大的赢家,是吧?”
“拿了7个奖又能怎么样?港岛市场越来越小了,我们在内地市场的生存空间同样也在不断变小,压缩;内地电影市场明明是在不断壮大,飞快的壮大……”
霍文溪无奈地摇了摇头,连笑容都是苦涩的。
听到这番言语,岳军都不好意思接话茬了,索性笑道:
“我记得3月初的时候,林导还和我们闲聊着讨论过港岛电影市场如何自救的话题;或者说是怎么自救才能死得更慢一些,最差都能保住火种……”
“什么方法?”闻言,霍文溪顿时精神一振,整个人都稍稍有些亢奋了。
“很简单的两个操作。”岳军本着接待闲聊的心态,跟霍文溪说笑了起来。
“岳总监,您就直接说吧,别绕圈子了。”
“第一,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彻底修改金像奖的评选规则。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金马奖要死了,金像奖完全可以去掘根,取代金马奖的商业属性和定位;
将电影评选规则大改,面向整个华语电影世界选片和发奖,而不是永远只对港岛电影开放。
本来市场就小,还不革新和开放,就跟近亲繁殖一样,可不就是死得越来越快么?
第二,将金像奖委员会那帮人换掉,至少换掉一半,换成来自内地的资深电影从业者,导演、制片人、演员或编剧,切忌去找协会那些从来不参与电影制作的蛀虫。
你们得清楚,港岛电影圈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座金像奖了,是它的历史底蕴以及所剩无几的名气和号召力。
把它分享出来,你们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大量的影视资本也才会带着港圈一起玩儿。因为你们给出了筹码,奖项也是资源么。甚至这种革新,大概率还会让金像奖更加辉煌!”
霍文溪的眼神只明亮了一瞬,随后整个人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比刚刚更加失落了。
她叹着气,摇头道:“不可能的,他们宁可让港岛电影和金像奖一起死,也不会选择改变和革新!
岳总监,咱们是多年的老熟人,所以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你知道的,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很多老资历的艺人或多或少都……”
霍文溪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掌控金像奖这么多年了,他们怎么可能接受内地电影人去夺权?他们是绝不可能拱手相让的,哪怕是毁在自己手里。
“咱们也只是闲聊说笑么,别往心里去,我刚刚的话全当是耳边风就行。
至于杨董想合作的事情,确实不巧,短时间内公司还真没有什么项目,你肯定也清楚这个状况。
林导和路导都在忙电影后期,郭导在休假,李杨导演更是前脚杀青了《中国机长》,后脚又进了献礼片剧组……”
岳军风轻云淡的笑着。没错,霍文溪今天可不是单纯的顺道过来走动拜访、联络关系的,她是来求项目合作的。
不过林楠影业跟西影、上影的合作都已经默认要结束了,更何况是港岛的英黄?这会儿自然是更不可能了。
临近中午时,岳军亲自将霍文溪送出了公司一楼。
前者客气地邀请过午餐,后者也同样客气地婉拒过了,一切合乎流程。
“最近,那边的环境可不怎么好呀,妖风阵阵……”岳军目视着霍文溪的车驶入主干道,嘴里喃喃自语着。
……
16号、17号,又是两天时间一闪即逝。
到了18号上午,电影学院于众多艺术院校中一马当先,首先公示出了今年的艺考录取名单。
与整个行业预料中的丝毫不差,陈大导演的小儿子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表演学院表演系本科确定录取了。
圈内也再一次佩服陈虹的智慧,她没有要第一名,没有想着像之前好些艺考童星一样炒作所谓的“艺考第一名”,没给自己儿子立人设。
想想也是,如今影视行业内的“学霸”人设可基本都带毒;立这种人设的演员艺人,迟早都会毒发身亡。
与此同时,电影市场上也又有一部大片官宣进入暑期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