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大片从可爱的恐龙开始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33章 大片从可爱的恐龙开始 (第2/3页)

票房收回所有成本的希望比较渺茫了。

    当然,作为发行方,票房分成到手后会优先扣除宣发费用,所以亏倒是不会亏太多,但这次败绩证明了互联网营销也不是百试百灵的——

    这部片子敦煌还是将大约90%的宣传资金投入到互联网中,利用数据和分析将影片的宣传信息推给潜在观众,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王维倒也不奇怪,互联网营销毕竟是新鲜事物,如果不是很好的创意,也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掀起热潮的。

    只是,这一次败绩还是引发了敦煌众人强烈的危机感——在与五大的关系短期内看不到改善希望的背景下,想要靠一部接一部的小成本爆款去超车,无论是从制作上还是渠道上来看,都不太现实。

    “还有一个必须正视的劣势——海外票房收益的薄弱。哪怕是你出品的小成本制作,海外成绩与国内本土相比也几乎可以说是惨淡,这对于我们建设海外发行网络实在是太不利了。”

    老王斟酌着说道。

    王维听出来了:“你是想让敦煌开启大片模式?”

    “对,不仅仅是我,老徐他们都认为我们应该尝试大制作了。”

    老王耸了耸肩,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大片的声势始终比小成本要高——同样是被五大封锁,大制作哪怕是靠砸钱,也能砸出不小的声音;但如果是小成本,别的不说,宣发投入始终是有上限的。”

    “而且,你也到了该搞大制作的时候了。”

    ——伱总不会真的扛不起大制作吧?

    这话老王没说出口,但眼神中的意思却表露无遗。

    王维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这是圈内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你王维拍什么火什么,就好像是掌握了观众的消费心理似的,但这些年来,始终不敢碰大制作,想必在这一块儿上,还是自知扛不住的。

    而大片才是电影工业化的集中体现,才是商业大导演的必经之路,你王维只敢在中小成本里转悠,算什么“大导演”?

    对此,王维只是笑了笑,“好吧,这一次我们也算是不谋而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