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个转手净赚3千亿 (第3/3页)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了眼。
小看了陈道俊。
以为电视购物就算能成功,带来的销量也不会太大,还会消耗掉奇迹集团不少资金。
结果现在奇迹集团消耗的资金不多,还发展起了物流业务。
再这样下去,顺洋手机根本没有胜算。
必须趁着摸托罗拉断货的当下,抢占市场,不惜成本。
顺洋手机的价格,本来就已经够低了,再次降低就是做亏本买卖,就算明知道这样,也要做。
只因为陈养喆不愿服输!
“会长,大部分经销商都拒绝继续降价,有些还表示不愿意再帮忙卖顺洋手机。”
“这些养不熟的狗,白眼狼,以前顺洋让他们赚了不少钱,现在让他们少赚些,就这种态度。”
“无利不起早的奸……!”
陈养喆骂道,发现差点连自己都骂了,只好住嘴。
总之,会长大人现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次就算给经销商们发出警告,也不管用了。
不能赚钱,大财阀又如何,就可以逼迫他们当打工人吗,不给好脸色看。
失去大量经销商的帮助后,顺洋手机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销量,直接一落千丈,从原本一天平均能卖出上万部手机,变成现在只能卖出寥寥可数的几十部。
几乎无人问津。
反观摸托罗拉,现在有口皆碑,哪怕断货了,大家也愿意等待。
市面上已经有摸托罗拉的二手机贩卖,比原价高了三倍,依然有人买,随着断货时间持续,价格还在往上涨。
有奸商看到了商机,专门倒卖摸托罗拉的二手机。
顺洋手机前段时间虽然卖出了很多手机,不过故障率也随之而来,加上为了节约成本,售后服务被削减了。
导致被很多人诟病。
“什么顺洋品质,就是奸商,果然便宜没好货,看看人家摸托罗拉的售后,直接换新,那才叫售后!”
口碑毁了,就一切都毁了。
……
一个多月后。
摸托罗拉已经两次补货,依然卖爆。
为了限制黄牛,规定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部手机,导致很多有摸托罗拉卖的手机店出现了排长龙现象。
面对如此强大的需求,摸托罗拉总公司那边,发动所有工厂加班加点生产。
位于高丽的代工厂,也必须加紧建起,为此派了不少人才过来,砸大钱。
而顺洋手机,早就没人问津,每天都在亏损中艰难度日,之前加快生产出来的手机,还有不少存货,现在有很大的去存压力。
“把手机业务打包卖给大营,让大营继续跟奇迹集团对着干。”
大势已去。
陈养喆作为商人还是理智的,没有上头,放弃继续硬撑的打算。
虽然输给孙子很丢脸,但抵不上看着日复一日亏掉的钱,来得心痛。
不过就算放弃手机业务,也不能便宜了奇迹集团,卖给大营,让后者继续顽强对抗。
“荣基,你去跟大营谈判吧。”
陈荣基已经从芝加歌回来了。
之前在芝加歌,与摸托罗拉努力谈了很久,结果什么都没谈成,开始时还能谈谈,但等到摸托罗拉在高丽的销量爆涨后,就被人直接晾起来了。
只好灰溜溜的回到高丽。
与大营的谈判不是很顺利,大营那边不断压价,一副你爱卖不卖,我无所谓的摆烂嘴脸。
本着帮助大营,等于帮助友军的道理。
顺洋原本拟定的6千亿寒元价格,一降再降,最终降了3千亿,打骨折大甩卖。
就在双方签下合同的当天,有个让顺洋整体气得跳脚的消息传回来。
大营以6千亿的价格,转手就把顺洋手机业务,打包卖给了奇迹集团。
一个转手净赚3千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