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百炼钢为绕指柔 (第1/3页)
第十三章安得猛士守四方
一百零九、百炼钢为绕指柔
尼国七年6月,尼都。
距离上一场大战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前,300名具装骑兵出征的盛况,在如今的尼国依然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三年国家没有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导致民间对于军事战争的话题乏善可陈,只得反复咀嚼原来老生常谈的战例解闷儿。
自尼军出兵解救巴国后,整个天下(尼国人眼中的范围)便安定了下来。三年来,随着农耕面积越来越大,王畿与仍旧留在大神山以南、南方部族以北,即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严、首、佘、寇、古、后、蒙、多、圣、夏、叶、石等诸侯国每年都要把农田扩大3—5倍,到今年夏天,王畿和另外12诸侯国加起来共计开垦超过80万亩土地,亩产普遍达到150斤的水平。为了积攒每年扩充农田的种子,这三年全体国民消耗的粮食量被严格限制,百姓的食物依然以肉食为主,牧民们拼命放牧积累食物,依然仅够全国百姓刚刚温饱。随着田亩数量和粮食产量基本能够供养全天下人后,今年丞相府下令,除留足少部分种子以备明年少量拓展农田外,今年全部收成均留给国民自行处理。
消息传出,整个尼国欣喜若狂!
无数的家族,在照顾了整整四五年农田后,终于能够敞开享受田里生长作物的供养。过去几年,虽然尼国人人吃过面食、豆制品,但由于供应量严格限制,根本不能当正餐吃,以至于尼国人反而将面饼等后世的主食当做“零嘴”。今年,算上这些年新内附的半岛南方全部部族(分为晋、楚、吴、越等侯国)以及3年前在翡国、巴国收编的10万难民,超过50万尼国国民平均每人都能分到200斤左右粮食、豆类。虽仍然无法靠着粮食满足全年生活所需,但满足至少半年所需绝对足够,其余时间再用肉食顶一顶,吃饱喝足的日子立等可待。明年丞相府希望全国开垦土地至少120万亩,特别是新加入不久的南方晋、楚、吴、越等诸侯要加紧开荒,凑足200万亩的土地,便可以达到人均4亩田地的“温饱线”——即一点肉食不吃也能满足全年吃饭所需的田亩数。未来,相信更多的菜田、麻田(首建他们已经开发出种植麻做衣服的技术),以及更多可能出现的棉田(3年前新开发的大河两岸土地已经发现棉花种子)均会出现,而尼国目前广大的土地,使“棉粮争地”之类的问题尚远在天边。当尼国各类土地开垦、生产并供养全体国民有余后,还可以向翡国、巴国和北方游牧部落“出口”,换取他们手中的马牛羊,进而用尼国庞大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产,最终诱使他们逐渐内附,按照尼国模式全面改造整个国家,最终成为尼国的一部分。
除了农业,尼国的手工业同样未落下,各类工坊层出不穷,靠着原始的手艺和石头、木头、茅草、铜等早期材料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