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刘季:愿与兄弟同富贵 (第2/3页)
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跟平常食用的最上等的精盐相比,更细腻,少苦味。
“好盐,好盐……”
史禄激动地须发抖动。
“比最上乘的精盐都要好——皇长孙殿下,真是神了,神了!”
瞧着始皇帝和史禄两个人激动的样子,赵郢不由笑着打趣道。
“能用就好——不然,大父这么偏爱我,我怕影响朝廷钱粮调度,史少府和大家伙闹意见……”
史禄:……
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
“怎么会,怎么会,没有的事,殿下那边需要什么,只管吩咐,我们少府这边,肯定要全力配合,整顿军备,那是正儿八经的大事……”
赵郢:……
想不到你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瞪着眼睛说瞎话啊!
赵郢提供的制盐法,对于财政日益紧张的少府来讲,确实如雪中送炭。史禄等到这个方法之后,当即就风风火火地展开了大规模的生产。
粗盐,在关中随处可见。
很多的崖盐,纯度不够,都无法食用,或者是虽然能勉强食用,但是又苦又涩,口味极差,赵郢提供的制盐法,等同于是化废为宝,在地上捡钱。
大秦学习齐国,实行严格的盐铁专卖制度,将盐和铁的生产和销售权都归国家所有,并征收高额的盐铁税。
所以,这项技术,等同于直接给大秦朝廷了一个金手指。
有了这个,赵郢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琚。
始皇帝对自己掏心掏肺,毫无保留地呵护自己,自己自然不能让始皇帝为自己做难。他自然可以利用始皇帝的宠爱和皇孙的身份,通过食盐提纯的技术大捞一笔。
但,没必要。
自己是大秦始皇帝的皇长孙,自己要想活下去,甚至是更好地活下去,那就得先让大秦好起来,而不是死活地给自己捞钱。
皇长孙即将出征匈奴的消息,终于得到了朝廷的正式确认。
新兵大营,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连一向低调的墨家学徒,都开始有了严肃的气氛,所有人穿戴起朝廷配备的装备,开始跟着新兵进行更加严苛的突击训练和配合演习。
而原本计划在娘家多住几天的王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当天从娘家赶了回来。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明显跟黏赵郢了。
而赵郢也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这位新婚不久的妻子。
一向神色冷艳的李姝,这几天开始穿起全套的盔甲,时不时地在赵郢眼皮子底下晃悠。有时候,还会冷着脸,硬邦邦地跟着赵郢到处跑,好像又重新恢复到了刚刚担任赵郢护卫的日子。
这份生硬又明显的举动,让赵郢哭笑不得。
但赵郢哪里敢答应她?
这可不是什么寻常的护卫,这可是李信的宝贝闺女,带不带她,这个得看李信的意思,要是按照赵郢的心思,那肯定是不能带的。
真要是出了点事,不好跟李信交代啊。
一向有些怕赵郢的赵起,这几天,也时不时地往跟前凑,吃饭的时候,话都比以前多了不少。而且看得出来,做了不少功课,谈论的都是跟匈奴有关的话题。
只有赵高,恨不得把自己缩起来,从赵郢的眼皮子底下彻底消失。
当日和胡亥相见,原本计划是让胡亥给自己制造一个面见陛下的机会,可如今看来,没必要了啊,只要皇长孙赵郢出征,自己就等于是虎入深山,龙入大海。
只要十八公子那边稍稍配合,自己就有把握重新回到始皇帝的身边。
虽然还没有到最后出征的日子,但整个长公子府已经有了几分即将离别的氛围。就连那位女神棍许负,这几天都意外地安分了许多。
深居简出,躲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连面都很少露了。
……
此时,主动请缨,前往沛县的曹参,也终于重新回到了沛县,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自己的两位老朋友。
“所以,是伱向殿下举荐了我?”
萧何面色如常,起身给曹参满上一杯茶水。
“正是,皇长孙殿下,仁而爱人,求贤若渴,特意派我回来,请萧兄出山——如今,皇长孙即将出征匈奴,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以箫兄之才,此去,定然如鲲鹏展翅,扶摇万里,何苦困于此地,郁郁而不得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