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八章 殷通:那我们就有机会了!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五十八章 殷通:那我们就有机会了! (第2/3页)

    以新兵,带老兵,原本算是大忌。

    但奈何王贲亲自镇场子,长公子扶苏更是一改常态,不离左右,而赵郢本身又身份显贵,李信更是威望极高的军中老将,所以过渡的还算平稳。

    成军之后,除了斥候营在陈胜、徒和熊的带领下,直接动身赶赴九原郡,前去为大军打前站之外,所有的人,马上就进入到了大军的磨合训练当中。

    原本上郡的这些军中老卒,对这些看上去一脸稚气的年轻人,心中还颇有些看不上。

    但很快就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因为这些年轻人,真的极为优秀。不仅弓马娴熟,纪律森严,最可怕的是,竟然每个人都通兵法!可以说,除了没上过战场,没沾过血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短板。

    都是战场上打生打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过的老卒,自然知道,这样的一支军队到底能有多么可怕,这些现在看起来还有些稚嫩的年轻人成长空间到底能有多高。

    只要经历过两次血战不死,这些年轻人就会脱胎换骨,成长为真正的军中精锐,合格的军中将官。

    所以,有了这种认知,大部分人心中的不服便慢慢淡了下去,训练的时候也明显配合了许多。唯一让他们有些不适应的是,跟原来相比,这里更加注重《铸军魂》的学习!

    不仅要学习,还得讲心得体会!

    可把这群糙老爷们给难为坏了——

    好在,有赵郢带来的那三千新兵的帮衬,他们好歹得没有出丑,但每天晚上的学习,还是让他们叫苦不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经过十几天的磨合,大家也终于算是熟悉了自己的手下,而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也从这些老卒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细节。

    整体战斗力,肉眼可见地提高。

    赵郢和李信等人,自然是极为欣慰,但郡守延和主将王贲就有些头疼了。

    他忽然觉得,前几天答应长公子的事,答应的有点草率了——

    说是三万精兵,其实带走了接近十万精兵的装备不说,这段时日,光这些人的伙食开支,就让他们有些头疼,所有人,不仅一天三顿管饱,中午和晚上还必须有肉!

    这哪里是养了三万精兵啊,这是养了三万祖宗……

    上郡的府库,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

    那待遇,让一些未被选上的老卒都忍不住有些眼红了。

    好在,这种日子并不算太长,就在赵郢等人抵达上郡之后的第十五天,在后面负责辅兵的陈平和蒙策,也终于抵达了上郡。

    他们的到来,意味着赵郢等人在上郡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果然,在陈平和蒙策抵达上郡之后的第三天,赵郢下令,大军开拔,这让郡守延和主将王贲,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

    再待下去,府库真有些吃不住劲儿了。

    大军离开,扶苏、王贲和郡守延,亲自出城,为赵郢等人送行。

    “我等在此,恭候殿下大军凯旋——”

    郡守延神色肃穆,拱手为礼。

    赵郢也一脸认真地回礼。

    “承郡守吉言!”

    然后,又冲着扶苏和王贲拱手告别。

    当初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平原,大秦随即设置九原郡,蒙恬沿着河套地区,一口气防设立了四十四个城池,形成抵御匈奴的防御链条。

    所以,真正与匈奴接壤的,是九原郡。

    进入九原郡地界之后,赵郢马上加大了侦查的范围,不断地反复扫荡。但他也知道,在这种与匈奴接壤的地方,想要彻底杜绝匈奴的探查根本不可能。

    所以,在与李信、章邯、韩信、张良、萧何、陈平等人商议之后,他们果断地放缓了行军的速度,然后开始大张旗鼓,沿途令人多张旗帜,并增设灶台,把气势做了个十足。

    若是不凑近观察,你就算说是有十万大军,也不会有人生疑。

    然而,没人发现,在进入九原郡不久,就有前后有几支队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军的路线,一人三骑兵,趁着夜色消失在了九原郡的茫茫荒野中。

    数日之后,章邯、韩信和赵郢共计两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