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内阁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内阁 (第3/3页)

做靠山的徐志,站出来道。

    “盐铁专营之事,陛下已有定论,下官等人只负责上传下达,不敢置喙……”

    赵郢笑着摆了摆手。

    “无妨,今日我们就是私下里说一说,无论对错,都止于此间,不出这个房门,你们只管畅所欲言……”

    三个人顿时相互对视了一眼。

    知道,这恐怕是皇长孙要借此考究自己等人,或许与他刚才所谓的通知有关,知道事关自己前程,一个个顿时瞬间就打起了精神。

    徐志道。

    “盐铁专营,乃是国之根本,事关朝廷赋税与国家根基,商贾之流,天性逐利,低买高卖,一旦放开扣子,必然会对朝廷的收入造成冲击,臣以为,陛下的决定,实在是英明之极!”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卓易。他对这个一直默默地跟在淳于越身边的少年,印象颇佳,很期待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卓易犹豫了一下,躬身道。

    “臣出身寻常百姓之家,或许可以以一位寻常百姓的身份,为殿下言此事。朝廷专营,固然能充实国库,但因为朝廷专营,很多地方,人浮于事,导致各地盐铁资源紧张,价格高企,寻常百姓之家,不仅吃盐已经成了一件极为艰难的大事,就算是想要得一铁锅,都极为困难,就像微臣的家里,在臣入朝为官之前,就连做饭,都是用的寻常陶器,极为不便……”

    说到这里,卓易抬起头,看向赵郢。

    “殿下,若是让臣说,臣以为,朝廷或可开一个口子,允许部分品性良善,奉公守法的当地士绅之家经营此事,或可成为朝廷的助益,寻常的百姓,也可以因之获利……”

    说完,再次深施一礼。

    “请殿下三思……”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对于卓易说的情况,他自然是了解的。

    任何资源,任何时代,只要一垄断,必然就会问题迭出。大秦如今的这种盐铁专卖制度,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增加朝廷的财富,加强对百姓的控制,但是却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灾区,有些地方,官吏贪腐,已经成了祸害,搞得民不聊生。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站在大秦骸骨上建立起来的汉朝,就吸取了这个教训,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整个的汉朝初期,在汉武帝之前,专卖制都是是被废弛的。

    加上战乱已久,民心思定,那些野心家也在秦朝末年的战乱中攫取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安分下来,朝廷又及时出现了一些比较平稳的经济、政治、外交政策,才有了汉朝初期的文景之治和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故而,卓易的话,很有道理。放松盐铁专营的政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却不能是现在。

    卓易见赵郢不置可否,有些失望地退了下去。

    赵郢不动声色地看向一旁沉默不言的李忱,想知道这位道家学徒,对待此事的态度。

    李忱不解不慢地躬身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顺其自然,保持政策稳定,才是天下之福。盐铁专营有利有弊,但放开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也得慎重再三。怎么放开,放给什么人,放开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征税,征收多少,以及如何平衡物价,保证百姓利益,都是问题,这些问题考虑不好的话,臣以为,不如先暂时保持现状,对那些出现问题的地方,先进行整治……”

    一个问题,听到了三个不同的回答。

    赵郢不仅没有失望,反而心情大好,大笑道。

    “善!三位果然才能出众,有治国之才!”

    李忱、卓易和徐志三人,有些不解地看着这位神情大好的皇长孙,正有些摸不清头绪的时候,就听到皇长孙笑道。

    “陛下欲成立内阁,帮助陛下对各地奏疏,进行草拟……”

    李忱、卓易和徐志闻言,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便意识到了皇长孙话里的未竞之意,一个个不由心头狂跳!

    看着已然面色涨红的三人,赵郢脸色终于严肃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