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 (第2/3页)

各样的问题,但寻根溯源,总结起来,其实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穷的问题。

    有了这些钱,很多事,便有了回旋的余地。

    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哪里来那么多的国恨家仇,故国情怀?

    说到底,还是日子艰难,过不下去了而已。若是但凡能让家人吃上一口饱饭,谁愿意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造反?

    故而,有了庾家空出来的这些土地、资产,赵郢的很多安排,就更加从容了。

    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庐江郡那些没地,以及家中人口多,土地少的百姓分地!

    然后,就是把五家作坊的产业,归入慈善堂,作为慈善堂后继收入的保证,以维持慈善堂的正常运转。至于两家大型粮行,则直接捏到了自己手上。

    庾家倒下了。

    皇长孙吃得满嘴流油,庐江郡的各大豪门,也趁机喝了一碗浓汤,至于那些赤贫的百姓,则得到了赈济,分到了良田,甚至可以凭借户籍,在慈善堂以极低的利息借贷一部分种粮。

    但是,他们必须在来春粮收获之后,连本带利地归还粮食。

    ……

    郡守府后宅。

    外界纷纷扰扰,但对于跟着皇长孙一路抵达庐江郡的黄石老人来讲,似乎没有丝毫的影响。今日天气晴好,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院子里,与自家小徒弟许负,执棋对弈。

    阳光从树梢间洒落下来,在院子撒下斑驳的树影,让这个小院显得格外的清幽静谧。

    “你是说,皇长孙还特别要求,所有借贷种粮的百姓,收获之后,必须连本带利的偿还?”

    黄石老人捏着棋子的手,不由微微一滞,抬头看了一眼,正专心致志地盯着棋盘的小徒弟许负。许负很是自然地点了点头。

    “不错,据说他还专门让官府的胥吏跟这些借贷种粮的百姓签订了契约,说若是夏粮收获之后不能偿还,到秋粮的时候,加收一成……”

    听到这里,黄石老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棋子,捋着胡须感叹道。

    “这个皇长孙,真的只是一个不到弱冠的少年吗?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政策,为何如此成熟老道……”

    许负闻言,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家师父。

    “师父何出此言?我刚刚还听不少人私下里在议论这件事,都在说皇长孙殿下这次是枉做小人,那么多钱都花出去了,却揪着这点蝇头小利不放,想做好人,还没做彻底,平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次收买人心的机会……”

    黄石老人哂然一笑。

    “世间愚昧之人,何其多也,他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许负闻言,不由秀眉微挑。

    “师父,这里面莫非还有什么我没看明白的地方吗?”

    黄石老人点了点头,瞥了自家这位小徒弟一眼,意味深长地道。

    “若不是如此,这些百姓不仅不会感激皇长孙的恩德,也不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种粮,说不准还会以为机会难得,想方设法从皇长孙手中借贷出更多的粮食……”

    说到这里,黄石老人有些感叹地道。

    “这世道人心,才是最复杂最难把握的东西,皇长孙年不到弱冠,而能举重若轻,知道对待这些百姓不能一味的施舍,莫不是天纵奇才,怪不得我对这大秦的气运越发看不明白了……”

    许负笑着捏起一颗棋子,摁到一处空白处。

    “师父,您老人家还是快看看您的棋吧,大龙都快没有了……”

    黄石老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赶紧俯下身子去看自己的棋,瞅了半天,忽然伸手,在棋盘上一划拉。

    “算了,今日为师心情不错,让你一局,且再算你跟为师平局……”

    说完,轻咳一声,站起身来,捋着胡须背着手,优哉游哉地走了,只留下身后许负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棋盘,半晌才有些气恼地一跺脚。

    “啊,我早该知道的……”

    不过,旋即便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快步追了过去。

    “师父,师父,今日要不要出去走走……”

    黄石老人头也没回地摆了摆手。

    “逛什么逛,快收拾收拾行李吧,估计我们很快就要走了……”

    黄石老人预料的一点都没错。

    他说这话的当天下午,赵郢就让阿女过来给他们二人传信,明日一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