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6章:老中医眼中的帝皇之子  战锤:以涅槃之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946章:老中医眼中的帝皇之子 (第1/3页)

    大远征历179年,x月x日。

    经过长达三年的重组,我终于扫清了那场叛乱留给我的所有陷阱:这比我最开始预想的要麻烦的多。

    主要的问题出在了实验体上。

    那个该死的禁军血肉,用他的行动向我证明了万夫团中并非全是废物:除了只会舞刀弄枪的肌肉脑子外,他们在人际交往和领导力等方面也同样能够有所建树,这一点的确出乎了我的意料。

    现在想来,这种麻痹大意,也的确是我会阴沟翻船的主要原因。

    我把禁军看得太低了。

    当我通过他们的血肉,成功的逆向创造出第一个禁军作品的时候,我便自然而然将自己看做是比他们更高级的缔造者:这种傲慢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我的眼皮子底下,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笼络了实验室中的耗材:并且成功避开了我的眼线。

    我本以为那些被抓来的蠢货,在我的药物抑制下,早就已经生不出来任何抵抗的心思了,但谁能想到,他居然有办法唤醒他们的反抗之心:经过事后的统计,所有的实验体全都参加了这场叛乱,他们的死亡对我来说是相当惊人的损失。

    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动用一切手段来再次填满我的仓库。

    而这,就涉及到了我最讨厌的事情。

    和我的那群【同僚】们交流。

    ……

    实话实说。

    我一向很有自知之明,我从来都知道自己不是一个通俗意义上的的好人。

    以任何善良的标准来说,我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不需要任何的救赎。

    但即便是这样的我,在看到军团中某些战斗兄弟的所作所为时,也不得不惊讶于他们的堕落竟然如此之深。

    每次见面不过间隔几年:但他们总能刷新我认知中对于罪行的下限。

    但愿这群家伙这辈子都不会遇上康拉德或者午夜领主吧。

    而最可悲的一点是,在军团中,能够为我的实验品补充大开方便之门的,恰恰是这些堕落到极点的同僚:像阿库多纳和塔维茨固然还在坚守他们的底线,但如果他们知道我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做了什么,那他们肯定会亲手砍掉我的头。

    世界还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我竟然也堕落到要和这些卑鄙者为伍了。

    不过,现在想来,也许当原体决定将军团彻底拆散的那一刻起,这种堕落和内部的分裂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

    直到今日,也没人知道促使福格瑞姆大人彻底拆分军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阿库多纳和塔维茨曾想阻止原体这么做,就连艾多隆和卢修斯都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妥当,我也曾经试图过去劝说:但我主要是想弄明白我的父亲到底在想什么。

    当然:我们都没能阻止他的决定。

    显而易见的,促使凤凰下达这个命令的是比我们这些子嗣更重要的因素。

    有人说,他是将这看作一场竞赛,以此来筛选出子嗣中最优秀的人。

    还有人说,选择这种自由放任的模式只是基因原体的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也有一些人坚信,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凤凰大人仅仅是在单纯地模仿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也就是费鲁斯大人的手段,钢铁之手对于他们自己的领地也只是简单的分而治之,其内部的分裂程度甚至比我们更严重。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钢铁之手的各个氏族间,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可控】的内战。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不对。

    我认为,福格瑞姆大人之所以将领地中的绝大多数分出去,与其是说是他的异想天开或者深思熟虑,倒不如说,是他本性中的那种懈怠在作祟:他只是选择了一种最省力的办法来达成梦想而已。

    早在大远征结束前,当荷鲁斯还在乌兰诺上等着他的战帅桂冠时,福格瑞姆大人就曾在私下里向我们透露过:他梦想着将凤凰王庭打造成全银河最繁华的土地,让神圣泰拉与马库拉格也不能望其项背,让它成为人类文明的标杆。

    即便是在一万年后,人们也会记住天堂的第二个名字:切莫斯。

    他说这是他毕生的梦想。

    对这句话,我是相信的。

    但与此同时,我实在是太了解福格瑞姆大人内心深处的弱点了。

    他并不是个怀旧的人。

    比起重复已经进行过的挑战,在一张曾经打过满分的试卷上,继续考出一个九十九或者九十八的分数来说,凤凰大人更偏向于迎接一个新的挑战:并在对新挑战的破解中继续接近他的完美。

    如果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抛洒在切莫斯及其周边的那些繁华世界上,在这小小的一块土地上堆砌他的才华,最终打造出足以媲美半个银河的梦幻世界:我相信凤凰大人会对此抱有无限的热情。

    不过,如果将他需要管辖的土地扩大到几十倍甚至更多,将那些贫穷与落后的世界也视为他的责任,要小心翼翼的调节他们之间的平衡与落差,将相当于几代人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帮助一个又一个世界摆脱贫困和饥荒的问题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