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才是大爱!  重燃200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这才是大爱! (第3/3页)

    两个逗逼的话,让众人也是头疼的捂着额头不忍直视。

    “德性!”卿云骂了他一句,转头看向了石广勇,“这里面还是有一些孔子骞自己的手笔,里面不少的建议其实挺实在的。”

    是时候给孔子骞找个根脚了。

    否则,在世俗的权力不断扩张下,难保那小胖子久悬海外心里不会起异心。

    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

    卿云心里暗自思忖着,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除了要给孔子骞套上一层国安的皮以外,还得多管齐下去对孔子骞进行羁绊。

    加强一些国内的人脉资源联系,也是一种。

    一个好的宗门,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来也是一道保命符。

    而面前这个三师兄石广勇,不仅是復旦大学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清流中的顶流人物。

    更是自己师门的继道者。

    虽然娶了个樱花国老婆让他顶天了只能做到白衣卿相的位置,而无法更进一步如同那便宜导师一般受聘为政务院参事。

    但是却是最适合做孔子骞导师的人。

    他的身份和地位,足以给孔子骞提供足够的庇护和支持。

    要是真正做了政务院参事,反而不适合做孔子骞的导师了。

    而且,石广勇的性格沉稳,处事圆滑,能够很好地引导孔子骞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哦?说来听听。”

    石广勇挑了挑眉头,他对卿云的打算,心知肚明。

    他也觉得收孔子骞为弟子也确实顺理成章的。

    “主要有两条。”卿云开始说着孔子骞的建议,“第一,改变孔子学院的功效,变硬性文化输出为实用专业技术输出,第二,启动未来种子计划。”

    石广勇一目十行的看着报告相关内容,此时曾慧娴却放下了报告,看着卿云神色严肃的开了口,“老幺,报告写得不是很清楚,给我仔细说说这两个计划。”

    “好。”

    卿云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理了理思路,然后开口说着孔子学院的来龙去脉。

    “孔子学院,前身是各驻外使馆宣传部门的对外汉语教学小组。

    起初设立的初衷,是要向全球各国传播华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精神,给那些对华国文化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一个不错的学习交流场所。

    然而,实际运营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

    卿云继续说道,“比如孔子骞提到的,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孔子学院,一开始就教京剧、古诗、毛笔字这类连咱华国人都感觉挺难的课程。

    那咋能保证外国人能听明白、搞清楚呢?

    而有的孔子学院,比如金帐汗国那边,老是教些基础的拼音和汉字,要不就组织外国人做华国菜、剪纸这类简单的课外活动。

    从不往深了学,好多外国人都觉得没啥意思,这样也不能有好的文化输出成效。”

    这一点,他其实比孔子骞还要了解。

    毕竟,前世他所在的蜀大,便是非洲孔子学院的主力军,他是听那些实际去非洲援教过同事们说过。

    甚至,在后世不少国人也觉得孔子学院没啥用处,还不如在国内多搞些希望学校。

    “其次,是管理不严格,且没有标准化。”卿云说道,“孔子学院的监督责任没落实好,导致内部的教学秩序着实混乱,教学质量也糟糕得很。

    有些国外大学的中文专业起初挺愿意和孔子学院合作,会请孔子学院的老师到大学讲课。

    可后来清楚了实际状况,就不这么干了,改为自己聘请专业的中文老师。

    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孔子学院的老师,都是华国征召的年轻志愿者,真正的教师很少,甚至有些地方还是华国在当地的留学生来赚外快的。”

    “这样的孔子学院在全球产生了不好的作用,不少外国人觉得孔子学院没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华国文化变得消极。

    这跟孔子学院设立的初衷完全不一样。”

    “再次,花费着实不少。”

    卿云继续说道,“据统计,这十几年里,国家有关部门给孔子学院及其前身的投入超过50亿美刀了。

    单单是每所学校的建设费用就得数十万美刀。

    而建成之后,要是别的国家不给孔子学院提供资金支持,那孔子学院后续运营管理的费用就得咱国家自己出。

    这可是个没底儿的坑,每年每所学校都得往里投几十万美刀。”

    “而且关键在于,孔子学院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这表明对孔子学院投入的资金不求回报,然而它所产生的文化输出作用却极为有限。

    事实上,那些老外也就刚开始感兴趣,后来因为教学内容不佳、学习难度较大、和他们的理念冲突太大,慢慢的就放弃了。”

    “最后,国际形势变化快得很,国与国之间的情况更没法预料。”

    卿云说道,“当然,有些防备心挺强的别国政府也是在故意压制孔子学院,不想让孔子学院对本国文化产生过多影响。

    因此,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发展那是既有内部问题又有外部麻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