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买球队你在意吗(上) (第2/3页)
的融资到位确保了项目可以无缝推进。公司强调,尽管市场充满噪音,但中央公园塔的完成时间——预计为2019年——“绝对不会延期”。
对于加里-巴内特而言,这又是一次险胜。但对于纽约的天际线来说,这场赌局的筹码才刚刚开始累积。】
之所以Extell会急着在偿还贷款的同一天,借纽约时报之手发出这篇新闻,其中缘由并不复杂。
加里-巴内特和他的Extell公司,迫切需要公开一个胜利的消息。
他需要借《纽约时报》这种权威媒体的版面,向整个市场——尤其是那些在特拉维夫交易所内外恐慌抛售的债券持有人——宣布:中央公园塔项目不仅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这笔2.35亿美元的贷款偿还,就是最好的强心剂。
他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浪费。
这2.35亿仅仅是上岸的第一步。在巴内特的融资计划里,至少还有10亿美元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他去填平,才能真正确保这座西半球最高的住宅摩天楼能够顺利封顶并交付。
他不可能,也不敢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韩易这位新晋的合作伙伴身上。尽管韩易的1.5亿股权投资是雪中送炭,但他并未明确表示会继续追加投资。因此,巴内特必须稳住所有现有的融资渠道,并开拓新的渠道,无论是通过EB-5签证计划吸引海外投资者,还是重振TASE债券持有人的信心,亦或是寻找下一家凯雷集团。
当然,这篇高调的报道,自然是征求过韩易的意见的。对于瀚资本的这次公开露脸,韩易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之所以会如此淡定,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CPT项目本就在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发行了公开债券,Extell作为发行方,有义务向投资者披露重大的股权变更和融资信息,因此瀚资本的入局压根无法掩盖。因此,与其扭扭捏捏,不如主动进行舆论管理,正面披露他的存在。
其次,韩易也认为,到了目前这个阶段,这种规模的旗舰项目投资,恰到好处地展示瀚资本的实力,没什么坏处。抛开加里-巴内特不谈,这也能极大地提振他其他事业线合作伙伴的信心——无论是远在洛杉矶瀚音乐集团的Dr.Dre,还是眼前这位浪潮音乐基金的合作伙伴图尔基·阿尔-谢赫。
更重要的是,这是韩易计划中,让瀚资本这个名字以一个比较恰当的节奏,逐渐进入北美乃至全球资本界视野的一小步。
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布局——无论是收购y的宏大计划,还是进军拉斯维加斯的版图扩张,亦或是对美国连锁酒店、时尚品牌和奢华地产的深度投资……每一个动作,都将牵动无数巨头的神经。
与其到那时被动地成为聚光灯下的野蛮人,不如从现在开始,有选择地,一步步地,让市场了解并习惯他的存在。
毕竟,传播学专业的他,很清楚人类的认知曲线是什么样的。一件事物,不管再怪异、再突兀、再引人侧目,只要能在媒体的放大镜下存活一段时间,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它的存在,视为构成这个世界日常运转的基石。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概念,那就想一想互联网、智能手机,或者Lady Gaga。想想这些东西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它们的态度,还有现在人们对它们的态度。
存在即合理,不止是哲学理念,更是生存之道。
宣示自己的到来,熬过他人的适应期,当大众的关注度被转移到下一个新奇事物上时,你就算站稳了脚跟。
而芭芭拉-帕文,就处在这样的适应期里。
对于这位匈牙利超模而言,她需要适应的,不光是这段与韩易展开的崭新恋情,还有对男友那依旧在她眼前不断上升,似乎永无止境的财富天梯。
她确实听见了韩易在跟某个名叫“巴内特先生”的家伙打电话,也听见了韩易那个关于流动性被抽干的玩笑……但她万万没想到,男友口中的流动性,竟然价值2.35亿美元。
“如果你读了那篇文章,你就应该知道,我在那个项目里投入的数目可不小。”韩易摊了摊手,笑道,“这让我根本没有机会去考虑涉足其他领域……至少短期之内是这样的。”
“噢,兄弟,我真的很喜欢你表现得如此谦逊的时候。”话及此处,图尔基一只手搭在韩易的肩膀上——熟络之后,韩易发现这位中东富豪是一个特别喜欢身体接触的人——一只手虚掩着自己的肚子,将视线转向芭芭拉,“谁会不喜欢一个富可敌国,但却依然谦逊到骨子里的男人呢?”
“‘富可敌国’有点太夸张了。”韩易咧咧嘴,调侃道,“我都在冒汗了。”
“夸张,不夸张,看跟哪个国家比。”
图尔基带着几分审视意味的目光在芭芭拉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最终,也许是没有找到他想要看到的信号,图尔基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将已经到嗓子眼的后半句话,硬生生地吞了回去,换成了一个在旁人听来或许有点莫名其妙的评价:
“你得记住,易,我们沙特人……对于资产,我们的态度是收购。只有对待同侪,我们的态度才是合作。”
“请无所顾忌地表现出你作为同侪的一面。别担心,在我们这里,你很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