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 传国玺,不是奠基石  大明:寒门辅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 传国玺,不是奠基石 (第1/3页)

    宴正酣时,朱元璋离席。

    武英殿。

    朱元璋拿着传国玺一连印了九次,这才心满意足地欣赏起来,一只手还抚摸着传国玺,见朱标、朱棡、邓愈到了,难掩笑意:“朕曾想过这传国玺应该在元廷,可大都、应昌两次作战——不见其踪。”

    “尤其是元廷降臣武将,皆说不见传国玺,大都之内的一应文书、旨意,皆不曾用传国玺,这让朕一度认为,传国玺应不在元廷之手。只是不曾想,顾小子这一次布局,竟带来了如此意外之喜。”

    朱棡从袖子里取出文书,递了过去:“父皇,据先生与买的里八剌交谈得知,这传国玺便是他们南征的一大底气,只等夺下北平之后,他们便会拿出来,据此号令天下。”

    朱元璋接过公文,从鼻子里发出了冷哼声:“天下可不在这一方玉玺之上,而是在人心之内。他以为拿着这传国玺,那就能坐稳天下了?若是如此,这传国玺又为何从秦到汉,又是代代相传?”

    这玩意,只是一个正统、天命,动慑人心的工具。

    手中没有传国玺,还有其他工具来证明正统与天命,虽说可能没那么有说服力,但亘古以来,不都在说:

    胜者王侯败者寇!

    胜,就是一切,就是天命所归。

    要不然,为何能胜?

    有了这东西,不过更有说服力。

    毕竟就是寻常百姓也知道这玩意,有这东西,更深得民心一些,对于布衣出身的朱元璋来说,这玩意的出现可以证明自己是天选之人,后世继承皇位之人,自然也是真正的天子。

    这有利于增强皇室权威,安稳民心,巩固社稷。

    但也只是巩固,不是决定,更不是奠基石!

    这一点,朱元璋很清醒。

    朱元璋打开公文,对看着传国玺的朱标道:“太子也要记住,唯一能决定江山更迭的,只有百姓,也唯有百姓。正如顾小子当年刚入金陵时所言,吃饭就是最大的治国之道,这话,你莫要忘了。”

    朱标神情一变,眼神中带着几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