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虞氏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章 虞氏 (第2/3页)

本事与其余两家人一样,也是靠自己的祖先。

    有人就要问了,那虞姬一个娘们儿,又没甚本事,能有什么可靠的地方?

    可靠的,便正是她这女人的身份了。

    都说当年项王身死之前,那绝色美人抛下句:‘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便自刎去了。

    如此性贞烈洁的女子,自然便是当代姑娘们学习的典范了。

    都说要学就得学那虞姬,可莫要学当年开封城里头的那些个偷生的女人们,虞氏一族更是引此为傲,将女子贞洁一事作为家族宗旨、立世准则。

    虞家的姑娘们自幼便学那三从四德,就拿适才刘邦轻薄的那位阿虞来说,身为家中的姑娘,却连名字也没取一个,甚至还比不得现在是宫中贵妃、昔日却是一掌灯宫女的王婵。

    如此,周围大户们便看中了虞家女人们的高尚情操,从这江山还是姓李叫唐的时候开始,虞氏一族的女人们便是方圆几百里地里头,最受欢迎的媳妇儿。

    别说宿州和亳州了,就连徐州陈州甚至是远到济南府,能选择的话都是以虞氏为先……这些年来大伙儿对女子贞一事看得愈发的重要,虞家的女人也就愈发的抢手了起来。

    许多虞家的小娘子,更是在襁褓之中,便被人给订下了,只等一成年,便立马将其迎娶过门。

    有宋一朝,历来是彩礼与嫁妆对半,唯有在这虞家,才是彩礼要倍数甚至几倍数于嫁妆,方才能够求其一女,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自然了,虞家的底气,便是那宿州城里头三十余户有着姻亲关系的人家,这些人家要么是有人在金国做官的,要么是做生意的富户,要么最次的,也得是祖上有名人的人家。

    也就是虞氏的宗旨严谨得厉害,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是死是活娘家人都不再过问,如此虽然显得刻薄了些,却让虞家的女人更受到男方家里人的喜欢了。

    “三十余户……”

    这个数量不说是让人惊讶吧,但怎么也算不上是少的了,见虞家主恭谨地递了张纸过来,上面写着的,便是那些人家的姓氏来历了。

    没想到只这一家,便能带来如此惊喜,刘邦想了想,还是多问了一句:

    “既然虞家人不与姑娘们联系,那这名单,又有甚么作用?”

    虞家主作揖道:“官家说的极是,若往常时候,这名单肯定是没用的。”

    “但如今正是我大宋驱虏之时,那亳州本就是咱汉人的地盘,被金人给占了那么多年去,终究是要回来的。”

    “此时陛下携万军之威,亳州城破不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小人身为虞氏家主,便不能看着和虞家有姻亲关系的人助纣为虐、走上错路,当劝诫他们,趁早认清楚形势,做好迎接王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