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外臣跟宦官,天壤之别 (第2/3页)
年需要向大约采购大批纸张,
二是皇帝爱才如命,不惜成本地培养精兵,因此国库空虚,粮食更是供不应求。
这两个问题他们至今都解决不了,更别提林仓那个小太监了。
文采跟办事能力是两码事,就算他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根本不可能解决得了这些。
罢免林仓只是时间的问题。
南宫景荣知道这事情的困难程度,出声反对道:“这不公平!”
“父皇,甭说别的,就说在场的这群百官有几个能干正事的,凭什么他们可以安稳地拿着朝廷俸禄,却要刻意刁难林仓?”
他这句话说得真情实感,却彻底得罪了文武百官。
要不是碍于他皇子的身份,此刻他绝对会被这群人的吐沫星子淹死!
陈亮势头正盛,压根不想跟五皇子要面子,直接反驳道:“五皇子此言真是伤了我们这群臣子的心。”
“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无功,但也是寒窗苦读数十载,凭本事考取的功名。”
“只有极少数是出生功勋之家,但也是他们的祖辈用血汗拼来的。”
“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俸禄拿得不易,才更要把好关,省得朝中滋生蛀虫!”
陈亮他这句话说得好听,满朝文武都为之动容。
特别是王振海,好不容易沉稳下来的‘忠君’之心,再次被这热血发言所点燃。
他老眼含泪,“五皇子出生高贵,自是不懂我们这群臣子的不易,我们所思所想无不为了大夏江山,你这话真是寒了忠臣之心。”
“老臣从陛下十岁登基以来,夜不能寐,生怕有负先帝嘱托。尽心竭力三十载,却被五皇子一番话给讽刺得彻底。”
这话虽是看着南宫景荣说的,可句句都在戳南宫天的心窝子。
南宫天十岁就登基,王振海作为监国辅臣,对南宫天称得上是鞠躬尽瘁。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南宫天即冠之年,立刻毫无保留地把权力归还。
也是因着这层关系,南宫天深受大夏举国上下的敬仰。
即使南宫天性格再火爆,也连王振海的头发丝都不敢动过一根。
南宫天有些动容,暗自感慨道:“老匹夫,又说这些,这叫朕如何是好?”
太子南宫景恒见状,走上前安慰道:“王相莫要伤心,您永远是我们大夏皇族的恩人,我们都铭记着您的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