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章 埃及的语言 (第2/3页)
,用来引入时间、地点,或者相互关系,就是【于】的意思
“pt是天空。
维多利亚放下了笔:“我把这些全部排列出来,我想你们二位应该很明白地就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
商洛和朱先烯当然都很明白。因为虽然语序不一样,但这句子完全就是“太阳升起于天空了”。
和汉语比起来,甚至只有【了】的位置不一样。埃及语表完成的虚词【iw】写在句子前面,汉语表示完成的虚词【了】写在句子后面。
“为什么会这么像?”朱先烯问。
“因为埃及语使用表意文字,每个词都被表意文字固定了。所以为了表达词汇之间的关系,就必然会引入了、于,这样的虚词,然后句子结构就变成和汉语一样了。哦对了,埃及语的一大特征就是有大量的量词,比如 4 n sw,四个国王,这里的sw是国王,n就是表示人的量词。”
【完全一致对吧.所以,想着把古埃及语的表意文字直接替换成汉语的表意文字,这是个天才的想法。】
因为二者之间的替换没有任何阻碍,只是改变文字的写法而已。
而在写法上,古埃及的牛【】是侧脸,汉语的牛字【牛】是正脸。那既然都是牛的简笔画,侧脸正脸也没什么区别。
包括其他许多文字,汉语和埃及语其实都在表述一样的东西,只是汉语习惯把正脸画出来,或者画出在祭祀坑里面躺着的样子,而埃及语习惯按照浮雕的样子画个侧面。
因为反正都是画画,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根据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来画的,和发音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如果只是单纯替换符号,那确实不会产生什么阻碍,就像把篆书写成隶书、隶书写成楷书一样,只是字体上的区别。
“不过这有个问题。”维多利亚回道,“我刚才说的是,最古典的埃及语的情况。埃及文字在后期,表示发音的声符越来越多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