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1 岂有二十年之太子乎  穿进红楼从丫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1 岂有二十年之太子乎 (第2/3页)

无忧无虑的地主之梦。

    而提督在帐子里,数名麾下团团围绕在案前,迫不及待传阅那份落款‘赵陆’的太医院工作志。

    他们正是以提督冯正平和校尉崔清为主的团体,正是西大营的部分首脑。这其中,冯正平是陛下钦点的正一品统领,也是太子手下最得意的武将冯保的亲大伯。

    这也意味着,西大营有半壁江山,可听水颐号令。

    几人读完,久久不忍驳斥。

    崔清想起先头看的手书记录,此刻忍不住率先发声,道:“此子虽是女儿身,可胸中大义不输好汉男儿。况且金陵邸报不也说了,玉黍之流,不仅充饥,还可做青料养马,质量不输青麦高粱。此番殿下南巡,若能回来可靠消息,产量真能出去一头,依我之见,此法可呈上陛下案头!”

    最主要的是,不要被那帮文官油子抢了先。

    其余几个纷纷点头,参领王健笑道:“你不说是女子,我还当是哪位大人家游学的孩子呢,见识与眼光都不俗,如此想法,真是朝廷之幸。”

    冯正平心中赞叹,面上却驳了众人意,“土地兼并成风,豪贵特权只怕不会采纳此举,更何况如今年成差劲,若是陛下开金口,来年得益自然皆大欢喜,如若一场大水又跟今年似的,你们谁出去顶罪?”

    他指着文章,抄录的老吏点点头,便留下抄本,带着原件一阵风似的出门去。

    独留众人面面相觑,才发觉兴奋过头,叫好处蒙住双眼,竟一时没想到弊端。

    有人附和,有人反驳,一来一去的,都不肯将屯田改制的折子送上去。

    崔清心有焦躁,看了一眼上峰和同僚,摇头道:“咱们先小范围试种也行啊,年年和户部哭穷,户部年年损咱们,你们坐得住,我老崔可坐不住了!”

    虽未明说,可顶帽子的意思很明显。崔家家大业大,崔清自幼读的是圣贤文章,不过是舞刀弄枪上成就更好,这才被塞进了军营里。

    做不成将军,他还可以上科举考场,是以自来底气比旁人足不少。

    “此非小事,至少要问过殿下再做打算。”冯正平道。

    这回,崔清没有辩驳,心中想的却是,殿下殿下,如今太上皇都归西了,世上岂有二三十年之太子乎!

    见火星味四起,王建忙梳理气氛,他好几天没在营里,不晓得什么内部新鲜事,于是把那太医院的小姑娘做话头。

    眉飞色舞道:“诸位听说没有,那位王太医新收了个女弟子,听闻还是荣国公府老太太身边的女使,你们说,是不是奉命给老太太看病,这一来二去的……”

    糙汉子多的地方荤段子多,提起性别差异,自然而然的就岔进了下三路里,言语之间戏谑之意十足。

    冯正平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又见崔清竖起来的眉头,瞧热闹不嫌事大似的干笑一声,“是嘛。”

    众人见状,俱是嘴巴张成O形,老王啊,你刚刚还说人家文章写不错有见识呢,自己拆自己台这么快,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借口还有事忙,纷纷逃离战场,只听崔清咆哮一声:“人家兢兢业业为民着想,我等实在是没脸说这种荤话!”

    显然已经心生怒意。

    王健摸不着头脑,自顾大喊,“崔家小儿,你是不是想打架!!”

    “好啊,我骨头早就痒了,来啊!”

    “行!几日不见,我倒要看看够不够叫我刮目相待!”

    唰地一声,眼见着就要在营帐里开始比划,冯正平抚着额头,镇声道:“行了!一个外人,你俩做什么要伤自家和气。”

    天光微红,赵陆收完最后一帘乌梅丸,进屋余光一瞥,恰好闻到药箱上回荡着一丝汗臭,工作报告安然无恙,她却笑得如偷到腥的猫,满面得意洋洋。

    这‘贼’用对了地方,远比废多少口舌都来得有效,不是她奸滑算计,实在是多少人肚子等不得,粮仓等不得。

    而她与赵三姐妹俩的钱包,也等不得了!

    晚饭时张林来问要不要用些酒水,一老一小短暂的解决了寄生虫的困扰,足够值得宴饮一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