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基建  融合电脑,我能操纵亿万太空战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五章 基建 (第2/3页)

 新的工业区仍旧以发电厂为核心——此刻它的总装机容量已经高达30万KW,由30台单台1万KW的发电机构成。

    不是陈岳无法造出更大容量的发电机,而是,电力这玩意儿又不好储存,从来都是发多少用多少。而整体耗电量会有波动,无法维持稳定。

    将发电机设置为单台1万KW容量,陈岳便可以方便的调整发电量。用电多了,就多开几台,用电少了,就少开几台。

    围绕着发电厂,金属加工区、冶炼区、机器人生产线、化工区各自环绕。

    现在,陈岳终于拥有了心心念念的机器人生产线了。机器人的生产终于勉强达到了流水化、标准化的要求。虽然标准化程度还不算很高,但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生产线总计九条,可以生产九种大类的机器人。

    陈岳将机器人生产拆分成了不同的流程和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专用机器人负责完成,完成之后就送到下一步流程,如此便大大加快了生产速度,且提升了品质稳定性。

    对了,陈岳在这十年中,还建造了一座化工厂。

    化工厂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没有化工厂,太多的产品自己便无法制造,而只能消耗以往的存货。

    木卫五上缺少很多化工原料,煤炭石油一概没有。这就让陈岳不得不开发更多的合成路径,从头开始合成各种各样的化工原料出来。

    而化工原料的种类实在太多太多,没办法,这座化工厂便只能采取“通用”的方式,采取手工定制化的方式来生产大部分原料了。

    像是地球上那种,单单一种化工原料,譬如乙烯,譬如硫酸,直接便造一个年产几十万吨的工厂出来,这种局面陈岳暂时还不敢想。

    整体来看,陈岳感觉此刻自己所拥有的整个工业区,规模仍旧不够大,细分与专业程度仍旧不够,仍旧存在大量的通用化、定制化、手工小作坊化的痕迹。距离真正的工业化还很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

    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