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73章 回来第一件事:招揽忠臣,点杀奸臣! (第3/3页)

朝中央朝堂任命,即使州刺史也为节度使所属。

    这样一来,藩镇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可以自行选拔任命官员,导致蛇鼠聚成了一窝。

    不但如此,有的人甚至还兼数道的节度使,这样一来,可以想象结果将是如何的恐怕.

    可历史上的唐玄宗为何要给节度使那么大的权力呢?

    原因其实还是在大唐面临的强大外敌上。

    自唐朝初期以来,大唐朝廷就面临着巨大的外敌威胁。

    吐蕃、突厥、奚、契丹等轮番上阵,不断侵扰唐朝边境地区。

    唐太宗在的时候虽然把他们打老实了,可却没有把他们打死,这些番邦在恢复过来后,便又对富饶的大唐产生了想法。

    可惜的时候,大唐的皇帝不都是李世民,也没有李世民时期那么多的将才。

    面对异族的频繁而灵活的骚扰,唐朝军队往往只能疲于奔命。

    异族往往都是数千或者万余精骑出动,行动迅速,来去如风。

    往往当唐朝的朝廷收到敌人进攻的消息后,他们才开始战斗动员、运送粮草、集结军队。

    等到好不容易把军队开到前线阵地时,敌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鉴于这种被动挨打的困局,唐朝的朝廷便开始在边境重镇驻扎常备军队,而边境重镇的长官,就是节度使。

    由于中央朝廷不太清楚边境的具体情形,所以便赋予了节度使自行招募军队的权利。

    在盛世之中,愿意跑到边境去当兵的,一般都是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流浪汉和亡命之徒,他们只能以军队为家,终身从军,相当于职业军人。

    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他们对节度使有着很强的依附性,长此以往,节度使就对军队拥有绝对的控制力。

    再加上节度使慢慢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大权,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时,他们就相当于一个个土皇帝。

    当中央权利被分化,当中央朝廷的权威被弱化时,那些土皇帝就会化身为一匹匹眼冒绿光的饿狼,对繁华的中原世界露出尖利的獠牙。

    李隆基正是从后世的皇帝们那里得知了节度使的危害,这才下定决心要先一步制衡和约束节度使的权利。

    而这一点,就极为考验唐玄宗李隆基识人用人的本领了。

    不过李隆基现在根本不慌,因为他可以从后世的皇帝那里得知,谁是忠臣,谁又是奸臣、佞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