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武圣关羽 (第3/3页)
的祠堂。
宋徽宗时期,先赐予关羽“忠惠公”的谥号,再加封为“义勇武安王”,身份从“侯”升到了“公”,又升到了“王”。】
赵佶看到这儿,顿时兴奋的指着光幕大喊道:“没错!是朕干的!就是朕干的!朕终于有一回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在神谕里了!!!哈哈哈哈!”
看苏迁把这可怜孩子给逼的造孽啊.
【南宋时期,宋孝宗赵昚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朝时期,又加上了“显圣”二字,被称为“显圣义勇武安英济王”。
唐宋元三代时,关羽地位越来越高,到了“王”与“圣”的地步。
这里面固然有关羽个人的魅力所在,但其实背后也包含了统治者们,希望治下百姓都能像关羽一样兢兢业业的忠义报国。】
【这种想法没有错,因为华夏民族,需要英雄!】
“封圣?呵呵,本王倒是想见识见识你的真实实力!”
“关云长在后世竟然有着如此大的声望?那我吕奉先岂不是要成神了?”
“虽然不认识这位勇士,但能在历史中拥有如此声望,定然是一位令人钦佩的英雄!”
【明朝时期,朱元璋废掉武庙之余,也废除宋元两朝给关羽的封号,恢复关羽的原封号(汉)寿亭侯。
但在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在全国各地修建了不少关羽庙,再次提升关羽的影响力。】
“噶?!”然而,赵佶还没高兴多久,却赫然发现自己给关羽的封号竟然被朱元璋给废了!
“好你个老朱!竟然废了朕给关公的封号!下次聚会的时候朕朕.算了,朕打不过伱”赵佶“朕”了半天,却无奈的发现自己好像干不过这个杀人如麻的明朝开国皇帝,认个怂算了。
【明朝时期对关羽的崇拜没有官方的定性,他们采取的是不鼓励、不反对的态度,之后几代皇帝也没有对关羽庙采取特别的措施,一切都是任由民间自由发挥。
但因为洪武时期罗贯中的一本《三国演义》的出现,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其实已经到了非常深的地步。】
两鬓斑白,神情萧瑟的关羽望着光幕,喃喃自语道:“三国演义.名字确实很贴切.大哥、三弟,恐只有来生再与你们相遇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