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韩信与龙且 (第3/3页)
状态。
而当韩信听闻郦食其已经说降齐国后,便准备停止进攻齐国了,正如《汉书·韩信传》中记载的韩信:“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信欲止”。】
【可为什么之后又爆发了齐国之战呢?
这就要说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了,同时这也是蒯彻说服韩信攻齐的最重要论据:
“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意思就是说,郦食其说服齐国纵然功劳很大,但他毕竟就是一个人。
而之前说服燕国归降,虽然也是一个使者的功劳,但那个使者却是由韩信派遣的,因此无论如何定燕之功都要放到韩信身上。
可这次结果却不同,郦食其虽说是汉王刘邦派遣的,但更多的是他主动请缨前去的,所以此次郦食其说降齐国,真可谓是以一人之力夺滔天之功!】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他最终建议韩信攻打齐国,提出的理由有二:第一,刘邦命令韩信攻齐,但并没有诏令停止攻齐;第二,韩信用一年时间攻下赵国五十余城,郦食其凭借口舌便劝降齐国七十余城大将军与麾下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还比不过一介儒生,就算你韩信能接受,你手下那么多新归降的将士,能接受吗?
其实,这不仅是蒯通的主意,更多的是来自军中中高层甚至是基层将士们的意志,蒯通更多扮演的是个传达者罢了。】
【毫无疑问,韩信为了照顾自家将士们的情绪和前途,最终采纳了蒯通的建议。
而这一决定,也导致了两个后果:
后果一,郦食其惨死。
因为劝降有功,郦食其是齐王田广的座上宾。
为表示真心诚意的投降,齐国边线撤去兵士。而韩信趁机攻城,一直打到了临淄,田广深感受骗,于是在逃跑之时将郦食其烹杀。
后果二,扭转了楚汉之间的局势。
齐王田广逃跑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
项羽在围攻刘邦之时,派遣大将龙且救援齐国,这可以说是汉楚两国的战略决战。
而这场战略意义极为重大的决战,刘邦和项羽却都没有参与。
韩信与龙且,便全权代表了刘邦和项羽,提前开启了一场汉楚之间的决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