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85章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 (第2/3页)

齐刷刷跪下,并三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桥兵变”!

    至于赵匡胤是真醉还是假醉,恐怕就只有他本人知晓了。】

    赵匡胤成为宋太祖,建立北宋后,因赵普策划兵变有功,官拜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成为北宋的第一任宰相。】

    【宋太祖赵匡胤在代周立宋之后,在内,依旧有五代十国以来武臣弄权的传统局面,同时还有各种叛乱;在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可以说形势极为严峻。】

    【陈桥兵变,大宋开国后,昭义节度使李筠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权。

    李筠乃是后周的一员悍将,他先后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政权。

    郭威称帝后,提拔李筠为昭义节度使,坐镇潞州,李筠担任昭义节度使的时间很长,地位相当稳固,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地方诸侯。

    赵匡胤政变夺权后,积极拉拢诸地方势力。

    在这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里,许多地方势力纷纷向新的中央政权表示效忠,可昭义节度使李筠却没有丝毫的动静。

    宋太祖心知李筠的实力雄厚,于是便主动拉拢,许以高官厚爵,派使节抵潞州,加封李筠为中书令。】

    【可在开封的使节抵达后,李筠却出人意料地在招待宴会上,令人请出了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画像。

    李筠命人将画悬挂于厅壁之上,而后对着郭威的画像号啕大哭起来。

    此举表明李筠不愿归顺新朝廷,究其原因,并非他仅仅忠于后周,而是他认为赵匡胤乃是后辈,现在居然就这样爬到自己脑袋上,心中有甚是不满。

    况且赵匡胤授予他中书令之职,表面上是升官,实际是要削夺其兵权,这一点,李筠又岂有不知之理。】

    “呵呵.朕当时咋没想到。”赵匡胤尴尬的笑了笑。

    【在得知李筠抗拒北宋的态度后,北汉皇帝刘钧便秘密派使节会见李筠,并邀请他共同起兵,对抗新成立的大宋政权。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与赵匡胤的战争,爆发了!】

    【赵普看到形势严峻,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