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阿尔伯特进了帝国出版!  大不列颠之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二十章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阿尔伯特进了帝国出版! (第2/3页)

被亚瑟这番话勾起了兴趣,他兴致盎然的问道:“那如此一来,政府岂不是彻底放弃了对报纸的控制?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也不能这么说,殿下。”亚瑟笑了笑,他轻轻摆手道:“虽然我自己就是出版业的从业者,但是我也没办法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够丝毫不受政府影响。因为对于英国的新闻行业而言,政府虽然不能命令我们该写什么,但却能决定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能不能在残酷的出版竞争中生存下去。”

    阿尔伯特沉思片刻,他很快就联想到了德意志邦国的一些做法:“您说的是……财政上的控制?”

    “正是。”亚瑟指了指街外那些窗台上堆积的纸捆:“伦敦的报社不像德意志那样,大多都是官办的,虽然这赋予了报社自由,但也意味着大多数报社的收入非常不稳定,大多数时候都活得很紧巴。所以,很多报纸会接受来自政府的补贴,有的时候叫补贴,有的时候叫广告支持。当然了,如果他们想要体面,政府也可以不直接给钱,而是给他们来自政府办公室的早期新闻通稿,所谓的第一手消息源。”

    亚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所以,您明白的,不管他们收没收钱,只要他们能够通过政府获利,那这些报社就很难在社论里提心吊胆的批评他们的收入来源。所谓的新闻自由嘛,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政府付钱图清净,报社收钱卖底线,双方都心知肚明,但是谁也不会把这层窗户纸戳破。因为只有疯子才会相信舆论能被完全驯服,也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舆论能完全自由。”

    阿尔伯特对此忍俊不禁,甚至与亚瑟聊天的态度都亲近了些:“难道就没有例外吗?就没有哪家报纸敢彻底拒绝这种收买?”

    亚瑟捏着下巴略作思考,他的神情忽然变得认真起来,像是在谈论一个值得敬重的对手:“这样的异类当然有,而且就坐落在这条街上。”

    “您说的是?”

    “《泰晤士报》,这份英国最有力量的报纸从不向政府低头。”《泰晤士报》年度大会员亚瑟·黑斯廷斯爵士面不改色道:“他们的日发行量能达到三万份,是整个英国最庞大的新闻机器。充足的收入给了他们与政府干预抗衡的底气。我想,他们可能是英国唯一一家敢于公开宣称拒绝接受来自政府的任何补贴,也拒绝接受来自政府办公室早期新闻通稿的报社了。”

    阿尔伯特惊讶道:“这话他们真的公开说过?”

    “不止说过,而且还印在头版发表过。”亚瑟微微一笑,带着几分欣赏的感叹:“我记得应该是刊发在了1834年的某一期上,《泰晤士报》说,每天坐在报社里等待政府的恩惠,是对《泰晤士报》的侮辱,他们宁可依靠自己的线人、编辑和海外记者,也绝不依靠政府的喉舌。他们说自己代表了英格兰的良心,这话不无夸张,但仅就新闻自由这一点而言,《泰晤士报》的确代表了英格兰的骄傲。”

    亚瑟这话说得真假参半,真的地方在于《泰晤士报》确实在头版头条刊发过拒绝政府资助的言论。

    但他没有说明的一点在于,《泰晤士报》之所以有这个底气,除了他们收入丰厚不缺钱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泰晤士报》是全欧洲报纸中信使系统搭建的最完善的刊物,也是英国最早设立国内与海外部门的报社,他们的海外机构甚至远及印度。

    正因如此,《泰晤士报》才敢大言不惭的说,不需要政府提供任何早期新闻通稿。

    因为他们自信自己得到的消息往往比外交部的消息来的更早,并且在准确性上也更可靠。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他们每一期报纸能够尽早面世,泰晤士报几乎实现了二十四小时办公,编辑部与印刷部门昼夜不息地运转。

    大多数晨报通常会在破晓前赶出第一版,即便是《晨邮报》这样的大报,也只能保证在午夜三点前截稿印刷。

    而《泰晤士报》呢?

    他们的第一版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便会被赶早排队的报童抢购一空。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么快,除了海外部门的信息收集能力强以外,最重要的地方便在于信使的传信速度了。

    当其他报纸还在使用邮递服务寄送来自欧洲大陆的稿件时,《泰晤士报》的代理人早就等在多佛,当加莱和奥斯坦德的蒸汽船抵达多佛后,他们会立刻接收包裹,并通过特快列车向伦敦发送。

    每逢重大场合,或者遇到引人注目的突发欧陆新闻时,《泰晤士报》甚至不惜斥巨资包下专列,将派驻记者记录的事件报道火速运回伦敦。

    只不过,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泰晤士报》又多了一个更便捷也更快速的选择。

    而且,由于他们与帝国出版公司的亲密关系,《泰晤士报》总是可以获得电报的优先使用权。

    有人占了便宜,自然也就有人吃亏。

    当《泰晤士报》取走消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它的竞争对手,常常为帕麦斯顿子爵发声的《晨邮报》才能开始发报。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小报,那更是只能排在《晨邮报》的后头。

    阿尔伯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听上去,《泰晤士报》才是真正的舆论之王。那您旗下的帝国出版公司呢?您在新闻自由这件事上,又做得如何?”

    亚瑟闻言忍不住笑了:“殿下,您怎么会觉得帝国出版和政治挂钩呢?”

    “你们做的难道不是出版生意吗?”

    “我们?”亚瑟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殿下,帝国出版可从来没打算与《泰晤士报》抢‘英格兰良心’的头衔。那种事情,太费钱,也太费神。帝国出版旗下的刊物,都是些安分守己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