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公平价格法》 (第2/3页)
入那种两难境界:
屈服于民意便有可能会陷入不断冲突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而坚持理性和原则则会被视为软弱的表现,甚至会被质疑政府的合法性继而引发国家动荡。
所以弗兰茨要从根源上杜绝这一切,这一次不过是对他们一次小小的惩戒而已。
不过民众的狂热情绪确实难以控制,尤其是一些自以为掌握了风向的艺术家开始推波助澜。
英雄主义史诗和爱国故事、爱国歌曲正在奥地利帝国疯狂传播,仅仅是维也纳地区的新编曲目中爱国歌曲的比例就高达60%。
这可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毕竟这可是在政府没有刻意引导的情况下,尤其是在维也纳这种地方,就连二战时期相对纯粹的艺术创作依然占据主流。
自下而上的情绪很难抑制,一旦抑制就会遭到质疑,如果此时再有人进行构陷,再想把事情解释清楚就困难了。
这一次弗兰茨对那些商人不过是略施惩戒而已,毕竟按照资本主义那一套弗兰茨应该趁机将他们吃干抹净才是。
只不过这样的做法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部分官员和商人开始迷信权力。
如果说让那些商人们肆意妄为很糟糕,那让官员们自以为是则更加要命。
有些人的思路是很奇怪的,他们不会觉得自己错了,反而会认为是他们力量不足,他们只看到了弗兰茨的力量,却没有看到背后的逻辑。
在这种尴尬的时刻还是要假借上帝他老人家的名义,由教会和一群民间人士请愿,经弗兰茨批准。
奥地利帝国颁布了《公平价格法》,在法律层面上杜绝商人囤积生活物资,趁机哄抬物价的可能。
《公平价格法》其实是源自文艺复兴时期一群神学家的设想,当然他们的设想很不靠谱,只有冠冕堂皇的大义,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不过弗兰茨可以找有经验的官员和经济学家、法学家将其补完,再让那些专门负责辩经的神学家进行讲解。
《公平价格法》颁布之后,奥地利帝国连续上涨八年的物价第一次有了回落的迹象。
虽说奥地利帝国的物价每次上涨只是几芬尼,很多专业的学者和官员都很难从报告中看出端倪。
但是民众却对这些异常敏感,毕竟他们整天要和这些东西打交道。
就好像油价只是上涨了几分钱依然有人觉得天都塌了,一些人拼命地想拿出证据证明这些根本就影响不了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民众想要的是什么,《公平价格法》颁布之后虽然很多社会精英都很反感,但民众却是真正感受到了实惠。
对此最为积极的便是教堂中的神父们,各地本堂神父纷纷招摇过市挨家挨户地通知这个“福音”。
“禁止囤积居奇”、“恶意涨价者将受惩罚”、“必需品将以公平合理的价格出售”.
“皇帝陛下和万能的主并没有抛弃我们!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份法令,并非仅仅是尘世的律法,更是天主公义的彰显!
‘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出自《马太福音》)
那些在苦难中趁火打劫者,他们剥削的不是金钱,而是灵魂!政府与教会携手,正是为了遏制这罪恶的蔓延,确保人人都能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尊严!”
民众们都表现得十分亢奋。
“太好了!那些吸血鬼!犹太人!他们再也不能随意抬高价格了!
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其实犹太人在奸商中的占比已经很低,毕竟大多数敢想敢做的犹太人都被送去了巴塔哥尼亚改造。
但这种刻板印象是很难改变的,一些常年生活在维也纳的犹太人喊得最凶,主要是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
过去弗兰茨都会直接使用限价令,不过权力最好不要滥用,哪怕是有再正当的目的。
所以弗兰茨需要一部法律为自己的合理行为进行背书,不过这部法律制定和执行不能太过温吞,否则的话很容易遭到反噬。
实际上还真有一批商人联合起来准备减少粮食的供应,引起民众恐慌,最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