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谈判,多少个亿? (第2/3页)
”
没有寒暄,气氛瞬间进入正题。
郑国栋开门见山:“阎总是爽快人。HZ-07区块的情况,想必您已清楚。我们非常理解海星公司在此经营不易,政府也会按规定给予合理补偿。今天来,是想就海域及附着物的征收补偿,与阎总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方案。”
他特意加重了“合理”二字,目光如鹰隼般锁定阎月清。
阎月清示意雷然将两份文件放在桌上。
一份是新鲜出炉的、盖着区海洋局受理章的续期申请回执。另一份,则是当年姜玉签署的、带有附件海域图的原始15年海域使用权证副本。
“郑总请看。”阎月清声音平静无波,“海星公司对该区块的海域使用权,法律手续完整,续期程序已启动并获受理,其合法性、完整性和排他性毋庸置疑。其次,该区块上,除了政府规划前就存在的、我司拥有完整产权的仓储、办公建筑,更关键的是这片——”
她指向窗外那片巨大的、虽然破旧但规模惊人的养殖场设施网箱群、增氧系统基座、饵料加工棚,“这是我司投入巨资建设、运营超过十年的现代化、规模化近海养殖场核心资产。其重置成本、预期收益损失、员工安置、搬迁或重建的可行性…这些,都是‘合理’补偿必须涵盖的要素,不是简单的‘青苗补偿’概念。”
郑国栋扫了一眼文件,面色不变,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凝重。
“阎总准备得很充分。”郑国栋的语气依然沉稳,但那份审视的意味更浓了,“海域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续期情况,我们自然认可。至于补偿方案,我们也是基于政府指导标准和市场公允原则进行测算的。”
他微微侧头,助理立刻将平板转向阎月清,屏幕上显示着一个结构清晰的表格和最终的数字。
“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补偿方案,包含了海域使用权剩余年限的补偿、地上附着物(包括您提到的仓储、办公建筑以及养殖设施)的评估重置价,以及一定的搬迁补助和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总计……”郑国栋顿了顿,清晰地报出一个数字,“八亿七千万。”
这个数字报出后,办公室内瞬间陷入一种微妙的寂静。
雷然站在一旁,眉头微蹙,显然对这个报价感到十分震惊。
海星公司,加养殖场,再加上隔壁新签下来的东溪湾,满打满算估值能有个八千万。
对方不愧是蓝海重工的负责人,一开口便将这里的价格翻了十倍?!
他下意识看向阎月清,可没想到老板脸上没有任何波澜。
她甚至没有去看平板上的详细条目,只是将目光从窗外那片规模宏大的养殖场设施缓缓收回,重新落在郑国栋脸上。
她的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
“郑总,”阎月清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放慢,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HZ-07区块,是贵司‘一号海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的核心总装区,这意味着,这块地是你们整个项目的心脏,没有它,你们的基地无从谈起。”
她微微前倾,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上的海域使用权证副本和续期回执:“而我,是这块心脏地带唯一合法的、拥有完整且正在续期权益的主人。我投入十年心血打造的,不仅仅是几间仓库和办公室,而是一个年产值稳定、产业链完整、拥有成熟技术和市场渠道的现代化近海养殖产业集群。”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郑国栋,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我都清楚这其中的价值”。
“您刚才提到的‘重置价’,”阎月清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是指按现在的物价,重新购买和安装那些破旧网箱、增氧基座、饵料棚的价格吗?郑总,您觉得,一个即将承载国家级新能源战略核心装备制造任务的黄金地块,其上的附着物价值,能用简单的‘重置’来衡量吗?”
她的声音陡然转冷:“这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