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民意(2)  穿越南宋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6章 民意(2) (第3/3页)

    至于金国,犹如当年的西夏,苟延残喘而已。若是大军北伐,金军敢攻宋,杜杲部和宋金边界的宋军也必会给金军迎头痛击。

    “陛下,如果直接北上,金国必会掣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啊!”

    许胜摇摇头,显然也不赞成越过金国北上。

    “金国已是弹丸之地,再加上和鞑靼大军一战损失惨重,犹如当日的战后西夏一样,不足为患,早打晚打都是一样。要是逼迫太急,金人困兽犹斗,我军将士恐会损失不少。”

    赵竑不知不觉,皱起了眉头。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攻打两河,把蒙古大军赶到雁门关或居庸关外,这是第一步。

    未来,还要恢复西域、漠南,还有更远更难的路要走。

    不过,一番话说下来,他心头的烦躁消失殆尽,人也振奋了起来。

    一国之君,可不能轻易失去斗志。

    一群人说说笑笑进来,看到李唐和许胜,几人都是惊喜交加。再看到赵竑,个个肃拜行礼。

    “李教官!许教官!”

    说起来,他们都是这二人的学员。

    “见过……”

    “慢!”

    赵竑适时开口,阻止了几人。

    幸亏这些人穿的是便装,否则真要惊动其他人,没法好好吃饭了。

    “几位兄弟,找位子坐,不要客气!”

    李唐赶紧招呼起了曹友闻等人。

    想不到召集众将臣来临安城参加朝会,路远的曹友闻,以及吕文德和余玠几个率先到了。

    几个正在吃饭的年轻人转过头,惊讶地看了一眼曹友闻等人,又转过头去,继续吃饭。

    临安城的大臣将领多如牛毛,满大街都是。几个军官吃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许胜和李唐、董宋臣三人识趣地去了另外一桌,曹友闻等人纷纷在赵竑桌旁坐下。

    “不要说话,吃完了再谈。”

    赵竑阻止了众人,一群人不再言语,只顾吃喝。

    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喜气洋洋,街旁灯火通明,天上地下烟花爆竹,渲染夜色。

    赵竑若有所思。不知道历史上元军攻破临安城,这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陛下,王坚等人随后赶来,崔相公、范相公和郭相公慢些到。”

    曹友闻跟着赵竑,轻声开口。

    皇帝召这么多边将重臣到临安城,恐怕不是单单参加朝会。如果他猜得没错,皇帝是决定要北伐了。

    “陛下,臣憋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要北伐了?”

    余玠边走边说,小眼神里都是期待。

    “朕若是要收复两河之地,西起雁门关,东到燕山府,占了整个燕云十六州。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赵竑镇定自若,说了出来。

    “燕云十六州?我去!”

    余玠大吃一惊,脚下一绊,差点一跤跌倒。

    皇帝终于要北伐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陛下,臣愿为前锋!”

    “陛下,臣愿率兵前往!”

    曹友闻和吕文德等人眼睛放光,纷纷请令,惹起街上行人惊诧的目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东路十万大军从海上运粮,难度不大。但是西路,需要河西和四川运粮,可能要车载人扛,难度不小。

    赵竑看着众将,微微一笑。

    “现在就看西北的粮草储备怎样,能不能支撑这一场国战了。”

    众将都是心跳加速,还要追问,赵竑阻止了众人。

    “诸位,今天不谈正事,晚上好好歇息,明天好好玩耍一天。明天晚上过来领红包和酒肉礼品,等后天朝会后,再谈北伐之事不迟。”

    众将不再发问,人人都是兴高采烈。

    北伐,终于可以成行了!

    众将自信慷慨,赵竑心情释然,也是兴奋。

    回到了临安城,他不知不觉变得畏畏缩缩。和这些边将们一起,他反而恢复了勇气,踌躇满志,做回了自己。

    一个噩梦而已,不值得他疑神疑鬼。

    再说了,不是有人说过,梦和现实是反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