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4章 传济桥粮市  绝命皇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074章 传济桥粮市 (第2/3页)

主要是保障京都老百姓,一年四季的吃粮用度。

    京都不同于其它任何州府,各个方面都要优先得以保障,不得出现任何不安定因素。

    这次赈灾特别,京都储备仓也在调用,运往京城之外的灾民集聚地。

    储备粮仓附近,有一个京都最大的粮市,俗称传济桥粮市。

    这个粮市,相当于后世的粮食批发市场,专供京城里的各大粮铺粮店,小摊贩前来批发,然后去零售。

    当元智他们来到传济桥时,已是晌午,四周早已是挤满了赶着牛车,骡车,手推车的民众苦力,上面满载的都是粮食,进进出出。

    太子爷并没准备去储备粮仓,而是到传济桥市场,实地了解当地的粮食行情。

    终晋王朝对于各业各行,主要按人头征税,商业手工业、猎户等一律以钱币交纳,就连农户征收,也是征银。

    农户平时手上哪有银子,只得将粮食运到粮市,或其它地方出售,换来银钱,再去官衙交税。

    为此,广大农户不得不接受奸商大粮户的贱价盘剥,就算是丰年,也同样是获利不多。

    农户交完多种苛捐杂税,所剩无几,到了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不得不高价从商人手上购买粮食充饥。

    每当这个时候,便是百姓穷迫逃难,卖儿卖女的时候。

    朝制规定是赋税征收到户,许多衙门为省事,各地便出现了一种包头或揽户的营生,也就是中间人。

    这通常由地方大户,或地方豪强人家充任。

    这些中间人代交赋税,表面上方便了农户百姓,实质是层层盘剥。

    民众要是交不齐赋税,怎么办?

    那就得充当各种徭役苦力。

    眼前这些赶牛骡车的苦力,就是被衙门拉来服徭役的。

    看着这些苦力麻木的神情,元智前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自然感受颇深,心中暗叹民生之苦。

    旁边的丁九、姜五郎两人,则没心没肺,只是骑在高头大马上,指点为乐。

    看一些民众朝骑在高头大马上的自己,投来羡慕的神情,两人是得意扬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