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太子大婚后,首次朝集 (第2/3页)
史,妥妥的封疆大吏,手段老辣,行事干练。
关键是监国太子的御前大红人。
而杨度则是原地踏步,虽说还是文官体系之首,但其影响力较之前大为削弱。
面对杨度不冷不热的问候,曹可盛不露声色,他不卑不亢地回复道:
“河西走廊出了如此大的事件,太子殿下十分震怒,特意
下旨召令下官立刻回京述职,下官岂敢怠慢,日夜兼程,总算是赶上了。”
杨度闻言皮笑肉不笑,咧嘴道:
“西域的河西走廊这一带,多年来局势本就混乱,当地官吏和门阀望族,对曹大人的参奏可不少啊,而且大都是弹劾,眼下又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曹大人可想好怎么解释?”
这个杨度话锋突地一转,措辞变得尖锐起来。
曹可盛闻言则显得很平静,“下官本着实事求是之原则,从帝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只求问心无愧,于万民无愧。”
这些话,仿佛是故意说给杨度听的。
因为御史台的御史们,是这次弹劾的主力军。
杨度听罢恶狠狠瞪了曹可盛一眼,冷笑道:
“好好…曹大人你问心无愧,那就是朝中那些弹劾你,指责你暴戾的人,心里就有愧了?”
“这个,下官不便多说,公道自在人心。”曹可盛的回答铿锵有力。
宣政殿里一时鸦雀无声,旁人谁也不敢插嘴进来。
杨度却被惹得怒火极旺。
他已六十有二,比曹其昌还大两岁,妥妥的开国元老级人物,可以说是德高望重。
曹可盛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晚辈后生,因为曹其昌的缘故,也曾提携培养过多年。
后来吏部改革方案与继业皇帝政见不同,曹可盛成了替罪羊,被贬到郡县五年。
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他摇身一变竟成了太子新政权里的急先锋。
眼下曹可盛被太子推出来,有点秋后算总账的迹象。
太子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官吏变革,把他们这些旧臣,慢慢地清扫出局。
而眼下穿着二品刺史官服,昂首挺胸站在自己面前,嚷嚷着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