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7章,兵谏?又? (第3/3页)
也没有过去。
你继续等。
我回来了。
但是,我还不想见你。
哼。
“铃铃铃……”
“铃铃铃……”
忽然电话响。随时拿起听筒。
结果发现对方的声音很陌生。
“专员大人,出事了。杨森要造反……”
“谁?”
“杨森。第27集团军司令官。”
“他?”
张庸皱眉。
杨森造反?
搞笑……
我一定是还没睡醒。
其他人都有胆子造反,唯独这个杨森不会。
打哈欠。
觉得还可以睡一会儿。
办公室的大门忽然被推开。一个参谋快步进来。
“报告专员,有紧急情况。”
“什么事?”
“驻守平江的第27集团军声称要兵谏,不肯接受调防命令……”
“兵谏?”
张庸歪头想了想。
这两个字,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了。
上次兵谏的那个,现在被关押在哪里,连他张庸都不知道。
杨森……
这是想死吗?
不对。
杨森怎么可能兵谏?
给他十个胆子,他都不敢。除非是有什么阴谋。
淡定。
天塌不下来。
兵谏就兵谏。
自己搬个小凳子看热闹。
有人三天两天的闹兵谏,那才好玩呢。
兵谏谁啊?
肯定是光头啊!一次谏完又一次……
摆摆手。
“知道了。你出去吧!”
“是。”
参谋退出去。
张庸拿起话筒。发现已经挂了。
嗯,小事一桩。
杨森那个集团军,其实就是空架子。
真正有点实力的,就是一个20军。但是那个20军,能打的最多五千人。
换言之,就是杨森麾下,有战斗力的,就是五千人左右。
手里就这么点兵力,还玩什么兵谏。
宪兵一个团都能收拾。
何况是在九战区。九战区精锐云集。
放下话筒。
坐下。
闭目养神。
哈欠连天。
雷达地图提示,薛岳来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他的老搭档,参谋长吴逸志。
得,没办法继续打瞌睡了。
站起来。
“总司令。”
“张专员,打扰了。”
“杨森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唉……”
薛岳忽然脸色沮丧。
吴逸志也是低着头。
张庸:???
奇怪。
怎么回事?
怎么像两个认罪的孩子?
你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一个战区参谋长……
“吴参谋长,你说。”
“这件事,我们也是受人所托……”
“然后呢?”
“准备解除杨森所部的武装。”
“为什么?”
“有人需要27集团军的番号。”
“没有委婉一点的办法?需要这么激烈?对方没有脑子的吗?”
张庸皱眉。
这种事,他毫不奇怪。
番号争夺,向来都是黄埔嫡系的拿手好戏。
准确来说,就是光头的起家本领。
将杂牌军取缔,然后换上黄埔嫡系。李代桃僵。
此消彼长。
黄埔嫡系自然越来越强大。
相反的,那些地方派系,就会越来越弱小。
利用这样的策略,光头已经完全消灭了湘军、皖军、直军、鲁军等等。
如果不算张庸督察的部队,东北军(奉系)也已经被吞并的差不多了。
哦,还有一个陕军。残部在第四集团军。
严格说起来,他张庸也是既得利益者。具体就是那个26集团军。
26集团军原来是名副其实的杂牌,司令官是徐源泉。现在已经不知所踪。现在的集团军总司令是吴克仁。
但是!
必须说个但是。
这种事,一般都有由头的。
就算对方不情愿,也不可能激烈反抗。
怎么就搞的杨森炸毛了?
须知道,杨森是非常圆滑的。轻易不会走极端。
如果是将他逼得走极端,说明对方的手法真的很拙劣。又或者是欺人太甚。
薛岳沉默。
吴逸志也沉默。
“没有给钱?没有给其他好处?”
“没有……”
“不是。谁干的活?这么粗糙?”
“第五军……”
“杜聿明?”
“是的。”
吴逸志无奈回答。
这件事,他和薛岳也没想到。
因为具体操作是杜聿明负责。出动的是第五军。
然后……
就出事了。
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
“等等!”
张庸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所谓的沸沸扬扬,就是外界都知道了?
也就是说,杨森是提前安排好的。早就将消息给传播出去了?
果然,就说什么兵谏。都是扯淡。
不过是噱头。
但是,确实吸引眼球。
兵谏两个字,肯定会火速成为焦点。
和后世一样,这年代也有眼球经济。
必须搞出一点新花样,才能让外界注意到。然后连篇累牍的报道。
很显然,杨森做到了。
这个老狐狸。
杜聿明还是莽啊!脑子太单纯。
每次干这样的脏活,都是暴力有余,手段不足,被人诟病。
“现在外国人都知道了。”
“哦。”
张庸坐下来。
行,没事了。
其实就是一场闹剧。
事情闹大了,对杨森就安全了。
事情闹的越大,知道的人越多,光头就越是投鼠忌器。
桂系、晋系、滇系,都会声援的。
唇亡齿寒啊。
现在如果不声援杨森的话,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
所以……
“吴参谋长!”
“到!”
“以我个人的名义,向统帅部发报,建议撤销杜聿明第五军军长职务。”
“啊?”
【未完待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