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2章 大导演败走麦城,双刘之争谁在先  华娱之出人头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02章 大导演败走麦城,双刘之争谁在先 (第2/3页)

  在华清大学路演现场,有人向曹宝平提问:“曹导,这部电影在64届柏林电影节拿过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提及奖,请问为什么等到现在才上映?”

    “可能.现在时机才算成熟吧。”

    面对清澈大学生的提问,曹宝平略微有几分无奈的苦笑道。

    谁不想拍出片子,便有大佬力撑,宣发拉满,观众叫好,票房卖座,由此名利双收?

    可在天朝做影视项目,往往要戴着镣铐跳舞。

    审查、档期、宣发、上映,最开始的这个环节最是重要,在审核阶段被卡,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全部都要熄火白搭。

    《狗十三》这部电影,聚焦于一位13岁少女的成长故事。

    通过她与小狗爱因斯坦的经历,入木三分地描绘了中国式家庭教育、家庭权威与秩序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既真实,又残酷。

    涉及到这类未成年人的电影,掣肘颇多,总是要顾及影响。

    当年影片在国外拿完奖,回国要安排上映时阻力极大,上头意见是需谨慎处理,等走完开会讨论的流程。

    谁料一等数载,曹宝平无奈请动了周都督帮忙。

    这流程倒是加速走完了,可电影最后历经数次删改,才勉强获得上映许可。

    这还没完,局里的意思是,务必要低调宣发,避免引发过度讨论。

    哦豁,连以炒作闻名的光线传媒总裁王常田,作为影片主要出品方,也不敢顶风作案。

    雪上加霜的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高清资源在网络泄露,很多观众提前通过非正规渠道看完了全片。

    虽然口碑站住了脚,但票房成绩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定影响。

    除去了一些曹宝平的铁粉依然走进电影院支持之外,大部分路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近日上映。

    首日不过680万的成绩,也宣告了这位犯罪悬疑宗师败走麦城几成定局。

    不过,曹宝平本人倒没过多纠结于《狗十三》的票房,大部分精力早已投入到新项目《涉过愤怒的海》中。

    “老晃的那部,改编剧本至少磨了两年半吧?”

    剧组结束山城拍摄,转场蓉城时,意味着整个项目已完成九成的进度,进入收官阶段。

    坐在前往蓉城的商务车里,周余棠悠闲的跟陈曦聊起了曹宝平的新片。

    像这样的一线大导演,手里头基本上都是几个项目排队等着做。

    “是。”

    陈曦说起来就有些头大:“老大,我看了这个本子,里边有段主角实施私刑的戏,场面太直白,恐怕有点过线。”

    人总是习惯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做事。

    导演亦是如此。

    就比如贾科长,不拍点社会边缘人物不得劲,曹宝平则执着于挖掘社会阶层差异与复杂人性。

    《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皆是如此,这部《涉过愤怒的海》也延续了他一贯以来的风格。

    周余棠在平板上翻看着剧本,眉头微微一挑,“保证内核不变的前提,把私刑那段改成侧面描写,比如通过证人证词或现场痕迹来展现,到时候再找相关部门沟通下,问题不大。”

    “我有数了。”

    陈曦点头应下。

    江东大都督口中的“问题不大”,还是相对保守的说法,约等于是过审无碍。

    当年的《烈日灼心》能过审,《调音师》也能过审,这部《涉过愤怒的海》没道理不行。

    只不过有些尖锐的内容,需要用更隐晦、更具技巧性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如何做到这些,那就是编剧应该操心的事情.

    比起台前的演员与导演,负责幕后的后勤团队,才是真正无赫赫之功的善战者。

    也是最辛苦的。

    山城拍摄尚且在收官阶段时,林良就先一步带着幕后团队,先一步出发川藏高原。

    电影里的飞机在川藏高原遇险,也是全片最为惊险刺激的一段。

    其实并非是真实拍摄镜头。

    而是依据卫星数据结合直升机实拍素材,再通过特效部门的后期来实现。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周都督到位。

    后勤组的老大林良先行过去,却因为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过,发生了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