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九十五章 眼前一亮  千禧大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九十五章 眼前一亮 (第2/3页)

些粗镜头,并且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记录着拍摄中发现的问题,构思着明天要拍的内容。

    “老公,休息一下吧,吃点夜宵。”这时,刘一菲端着一碗馄饨来到了吴渊面前。

    “这几天我看你都瘦了。”

    顺手接过馄饨,吴渊的目光依旧放在素材画面上,只是嘴里无所谓的说道:“现在比起以前,条件还是好多了。”

    “现在用数字摄像机拍摄,拍完就能直接看成片,还能随意倒放快放,甚至能现场剪片子。”

    “这对导演来说已经减轻了很多工作量了。”

    “想当初我刚入行的时候,拍《十七岁的单车》时,还是胶卷电影时代,当时每天拍摄收工后,还得立马拿着胶卷去洗出来,然后再拿到放映室一边放,一边看。”

    “那个年代剧组还有一个专门的职位,就是负责每天在洗印厂和剧组两头跑运送毛片的。”

    “对了,我记得那个时候还有跑片员,电影上映后还得专门负责将电影胶片运送到各个影院,他们通常骑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胶片的传递,以确保各家影院能够按照错开的时间放映电影。”

    “说多了都是时代的眼泪啊。”

    吴渊也不知怎的,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十七岁的单车》剧组时客串洗印小工的事情,当年他就是每天在剧组拍完后,去送洗胶卷,然后再带回来和王晓帅一起在小放映室里审片子,学习王晓帅的导演手法和思路。

    想想那个时候的麻烦,再看看现在的先进和便捷,吴渊也就不觉得现在有多累了。

    至少现在他一收工就可以带着数字影带回酒店自己慢慢看一天拍摄出来的素材,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甚至还可以直接上手剪辑呢。

    “现在是比以前方便多了。”刘一菲也坐到了吴渊旁边,与他回忆了起来。

    她也是经历过那个胶卷电影年代的,对此也有很深的印象。

    “当时的电影拷贝盘老贵了,一份拷贝就要一万块,做一百份就要一百万了,放电影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