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太子卖官,商人求位 (第1/3页)
钱谦益看了看周围,轻声对周延儒道:“太子殿下明明是个中兴的明主,却打压佛门、道家,还要重格物而轻儒学,那我们辛苦求学,如今算得了什么?”
周延儒看了看对方,原来,你存的是这个心思吗?
当即连忙道:“是啊,自汉朝以来,儒家传承千年之久,早已经成为了治世之圣学之道,可如今,太子殿下却要提倡什么格物致理,讲什么事物的本质,要追本溯源。”
“你说说,儒家大道本就是治世之学的最佳选择,也经过了千年的验证,从未出过错。”
“如今却要施行新学,是何道理啊。”
钱谦益一时沉默。
且说,钱谦益今年约莫四旬,正是一个士人从政的黄金年龄,但他却从未出仕。
之前当然是因为个人学术追求,外加对李林甫祸乱朝纲的鄙夷,之后却是因为朝廷提倡新学,摒弃儒学的缘故。
所以才踌躇满志到现在,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要借此机会,伏阙谏言、上达天听。
可偏偏,太子殿下主张新学,而他又是师从名儒,学的是儒家学问,讲究的便是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等。
说白了。
这位读书并非是为了明志,一开始就存了达官显贵的心思。
这些年来,也是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江南大才子的名声,为此,那真的是虚伪到了极致,用尽一切办法,拜师东南名儒,有时候,甚至是直接装可怜,又或者是床前尽孝。
四十来岁,终究是混出一个江南八大才子的声望来。
但不管如何了,这位江南八大才子之一的钱谦益当着知交好友的面,却是不至于隐藏心思的。
也或许,他这些言语也是存了想要试探一下自己好友的心思的意思。
同样忧心的也不止这两个人。
他们是东南很大一部分儒生的代表,也都是处于一个读了这么多的书,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接受着儒学的教导,可是如今的太子殿下却要主张新学,自然是担心自己的所学没了用处。
此番的座谈会,怕是可能入不了太子殿下的法眼。
却也有人自是忧心自己的家族,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