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4章:国祚和万民,孰轻孰重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74章:国祚和万民,孰轻孰重 (第3/3页)

    权力、金钱,永远都是身份差距存在的最大原因。

    可是人的社会,不可能说没有权力、不用金钱。

    只能说。

    东南问政大会之后,在大环境下,基本上可以说是人人平等了。

    东南士族们的反抗,几乎也很快就被平息了。

    抓一批、放一批、支持一批。

    东南士族这个大集团,基本上也就俯首称臣了。

    本来嘛。

    士族们就注重自家的利益,朝廷既然给了好处,他们还要继续和朝廷对着干,岂不是自寻死路?

    没看到,最大的士族,都直接被抄了家吗?

    没看到,连西夏、蒙元这样的强大蛮夷都没能挡得住太子殿下的铁骑。

    他们这点人手,这点儿实力,完全就不用太子殿下的禁军出手,仅仅是一个锦衣卫,就能很快镇压所谓的‘叛乱’。

    从贞元二十六年的九月开始,朝廷便正式在东南,具体来说是最为富庶的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开始了大规模土断与检地。

    在朝廷这个巨大势力的直接压力下,所有的东南地方官吏几乎是硬着头皮便开始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最核心与最切中利害的工作。

    这位监国太子自监国不过三年时间,便颇有武功、号称中兴。

    故此,真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气面对这位监国太子的时候,说不得,东南问政大会后,甚至绝大部分人连与监国太子讨论相关问题的勇气也都丧失了。

    在检地与土断的同时,朝廷六部九卿、御史台、锦衣卫也以一种类似于三舍法中州学-县学那样的架构,迅速而又坚决地建立起了道-州-县三级地方六部九卿、御史台、锦衣卫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东南士大夫和乡绅、地主,外加豪商、知名僧道几乎被一网打尽。

    大乾之治理,也从这时候开始,小小地拐了一个弯。

    东南之地这样一个真正富裕之地,也被大力整顿之后,实现了政吏清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从而扩大生产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