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章:冗官、徭役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76章:冗官、徭役 (第3/3页)

个国策呢?

    自然是因为钱财问题。

    这就好比,可以花费很少的钱,来治理地方。

    若是废除了徭役。

    那官府的人手就不够,人手不够,就不好治理地方,可能连赋税都收不起来。

    徭役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共服务的工程需要群体劳作,而从成本考虑,地方政府最合理的选择就是无偿征召自耕农。

    所以徭役的本质,其实一笔经济账。

    但是,大乾现在很缺钱吗?

    这一次的南巡,抄了少说也有几百家有钱的地主、乡绅、豪商、士族了。

    还有不少寺庙、道观等。

    更是再一次大力度地剿匪,那些个不从事生产,只是靠着暴力手段去抢劫的水匪、山匪,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也不少。

    朝廷自然得到了一大笔钱。

    有了钱。

    还需要算什么经济账吗?

    况且,经济账根本就不是这么算的。

    用徭役来填补官府人手不够的问题,却看不到冗官的问题。

    完全就是自欺欺人。

    徭役只会增添底层百姓们的负担,也只会影响到粮食的产量。

    而粮食的产量却又关系到生产力的问题。

    粮食不够。

    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

    也就无法促进发展,人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又如何从事生产。

    就算是生产了,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手中又有几个钱可以去用来当做是日常的花销,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都是保证饿不死,却绝对不会有余钱,这样的大的农耕社会,又谈什么经济账?

    萧奕要用这一次南巡的钱,来解决冗官和徭役的问题。

    建立地方上的综合执法官署,最起码,县衙这个官署可做的事情,可代表的权威,绝对要大。

    但是同时,也要接受监督,监察御史、锦衣卫、吏部,这三方的监管也要到位。

    如此一来,地方上的发展和生产才能安稳,大乾上下也能安稳。

    才能谈中兴大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