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8章:治水患,也是治人心  大乾监国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78章:治水患,也是治人心 (第1/3页)

    治两河,治的是人心。

    随着日月变迁,两河的河沙会越来越高,特别是黄河,泥沙量很多。

    泥沙量年年增多,导致的就是河床被抬高,水位也会变高,最终就会导致黄河决堤。

    到目前为止,朝廷为了防止两河的河水决堤,采用的也是大禹治水时期的办法,那就是堵不如疏。

    开沟掘渠,深挖河道,让水位下降,水流变缓。

    这个法子自然也是有效的,可是治标不治本,每年深挖河道,每年泥沙就会重新抬高河道。

    抬高一次,挖一次。

    抬高一次,挖一次。

    年年如此,只会是劳民伤财。

    就现在,还有几万余人一直参与深挖河道的大工程中,并且,还是以徭役的形式存在,朝廷不会给工钱,甚至是每天吃的都是粗粮淡饭。

    因为这本就是一个每个朝代都会做的事情,也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监察御史也好,还是狄晏等人,那都是没有过多去关注。

    而这一次。

    当萧奕开启了东南问政之后,才有东南的士大夫,终于提到了治理两河这个问题。

    奏章之中的建言,其实也不过是建议朝廷要关注,建议太子殿下要能重视起来。

    至于具体的治理黄河的建议,还是老一套。

    “两河下游因为泥沙每日俱增,导致河床被抬高,就好比是这样。”

    萧奕直接当着国子监、弘文馆的大学士、六部的几个侍郎等,讲述黄河水位上涨的原因。

    “因为上游乃是河套之地,还有这个黄土高原。”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黄河的河水之中含着很多的黄泥沙。”

    “这些泥沙慢慢地堆积在河道地下,会慢慢地抬高河道,从而让黄河水位上涨。”

    “特别是夏天,因为降雨量的增多,导致黄河的泥沙更多。”

    “若是暴雨连连,洪水泛滥,黄河这些地方必然会决堤,从而让两边的百姓遭受洪灾。”

    “良田被淹没、房屋被冲毁,居无定所、颗粒无收。”

    “这是孤刚刚收到的一个奏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